第二卷云涌临淄第五章名动(1 / 2)

东莱太史慈 碧水龙吟 9142 字 2019-08-19

 心念电转下,太史慈唯有屈服,眼下别无良策,大不了最后推说这些诗句是自己的授业恩师所作,——至于自己的授业恩师是谁,天才晓得。

不过就是这样,太史慈仍然觉得恐难过关,要知道眼前的这些人无一不是吟诗作赋的大行家,只怕自己稍有不慎,反会出乖露丑。

也不知道后世的诗词歌赋合不合这些人的口味,现在惟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唯一让太史慈稍微安心的是,一般宴会中的诗歌互答只是引用前人的现成诗句中的只言片语来语带双关文雅的说出心中所想。

比如一人要与另一人交朋友便可说:“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若另一人答应则可说:“琴瑟友之”,若不喜欢则可说:“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三句都是表达爱情的诗句,但在这里则被一语双关为交友。

当然也有作整首诗歌的时候,但眼前的情形无疑是文人间的相互合歌问答,则要简单得多。

幸好是如此,而非是作整首的诗歌,否则太史慈马上就举白旗认输,因为整首的诗歌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全然拿过来肯定会文不对题。

说实话,太史慈本身对艺术并无特出的天赋,更没有专门下过功夫,不过上学时背诵过的千古名句可是不少,出于工作需要,各种关于艺术杂志也读的颇多,故此太史慈相信自己当可应付自如。

各位文豪,小子要无耻了。反正因为自己的出现,历史已经改变,这些文豪是否还能存在都是个问题了,就当是为中国的进步事业做贡献了。

这么一想,心中立时安稳多了,觉得自己的脸皮也厚得多。

在众人的好奇和管统等辈的“期待”中,太史慈朗声道:“昔日佳人倾国倾城,舞姿自是令人浮想联翩,不过那是耳闻,哪如今日之目睹?”

众人齐齐一怔,显是想不到一直沉默寡言的太史慈辞令文雅,不让饱读诗书之辈。

陈琳却以为太史慈不过是昙花一现,没有真本事,紧紧逼问道:“哦?愿闻其详!”

太史慈心中冷冷一笑,口头却赞叹道:“观乎其形而动于我心,当真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缥缈兮如急风之回雪,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比之以天外飞仙凌波微步亦毫不过分,陈先生问我此时身在何方,我却要问‘谁家有女初长成’?竟可使‘侯门歌舞出如花’?陈先生以为然否?!”

众人此时已非常惊异,哪里想得到一个带兵打仗的武夫竟会说出如此精妙的华辞丽句。

太史慈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虽然只是只言片语的几个句子,但无一不是千锤百炼的句子。

曹植的《洛神赋》、白居易的《长恨歌》、吴梅村的《圆圆曲》,哪一个不是精妙绝伦的千古名作?

陈琳张口结舌,失神地望着太史慈。

“好好好!”孔融拍手叫妙,摇头晃脑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缥缈兮如急风之回雪,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此数语极尽妙舞之美,当为此孚一大白!”言罢举杯一饮而尽。

徐干这老实人谈起诗词歌赋话自多了起来,望向太史慈,佩服道:“昔日先贤李延年有诗曰:‘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以为已道尽此中之妙,不想太史将军今日另辟蹊径,不让先贤!”

国渊此时却对太史慈来了兴趣,看向太史慈道:“两位所言极是,不过敢问太史将军,这‘谁家有女初长成’、‘侯门歌舞出如花’两句系为七言,又大异楚风,不知典出何处?”

众人也纷纷露出询问的神情。

太史慈恍然,这才想起这时代最流行的是四言诗和五言诗,且以乐府诗的面貌出现。楚辞虽在汉代大受文人青睐,但并非整齐格式的七言诗,其中多涌“兮”字。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首七言诗是曹丕写的,那已是在很多年后。

此时众人初听后世成熟的七言名句,偏又如此合于韵律,自是倍感新奇。

管统一见众人齐齐赞美,心中更恨,不动声色道:“妙则妙矣,但只言片语宛如断金丝之明珠,萤火终非皓月!”

言下之意是太史慈的七言警句不过是灵光一现,难登大雅之堂。

众人虽已看出此公对太史慈深有敌意,不过亦不得不承认言之有理。

太史慈此时已彻底讨厌这心胸狭窄之辈,心知定要给他个教训。但同时亦怕眼前众人真的让自己做一首完整的合于眼前情景的七言诗,连忙接口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自是说一时代有一时代的风貌,不可固步自封。

管统冷哼道:“口气不小!看不出太史将军胸中别有沟壑!”

太史慈不假思索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众人一愣,才明白原来太史慈心忿管统对他七言诗句不屑一顾,索性只以七言诗句回答管统的问题,以此来回击管统,想来倒也是宴会中的规矩。

不过,太史慈这两句诗亦深深打动众人。尤其是孔融这几个文豪,听得无不眼前一亮,这两句诗已经牵扯到作诗的方法问题:创新!

任燠看管统为之语塞,在旁帮口道:“原来太史将军在诗词歌赋方面精深至此,偏又另辟蹊径,看来可以此七言警句道尽万物。只不知太史将军今日对孔大人的青眼相加作何感?”

语中暗暗带有讽刺。众人默默,看太史慈如何应对。

太史慈呵呵笑道:“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孔青州!”(这一句改编了)

众人轰然叫妙,无人再敢小瞧太史慈。

陈琳此时大感没有面子,觉得风头都被太史慈抢了,故接口道:“那太史将军可知晓孔大人今日此举之心?”

孔融眼中闪过不悦之色,显示不满意陈琳着新认识不久的朋友。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太史慈肃然道。孔义和孔融听得心中一震,显是说到这两个对东汉朝廷忠心耿耿的儒者的心中,不禁对太史慈好感大生。

此句用在此处不仅有夸奖孔义的意味,还暗含对任燠和管统不守朝廷礼数的讽刺。

两人心中大怒,偏又无处发泄。唯有狠狠瞪了陈琳一眼。

陈琳遭此无妄之灾,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登时大感委屈,索性闭口不言。

太史慈见此状大感快意。

孔融和孔义心中却暗暗称快,早已看两人不顺眼了,只是苦无机会,今日太史慈此举正合两人的心思。

孔融见太史慈出口成章,更起了结交之心。

众人更被此句勾起慷慨豪气,纷纷举杯饮酒。

陆康见两人受窘,在一旁做老好人道:“太史将军言语出人意表,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管统却恼羞成怒,哼道:“如此就要恭祝太史将军日后驰骋疆场,名动天下了!”

犹言太史慈附庸风雅,实则一介武夫。实给人睁眼说瞎话之感。

此时连陆康也觉得管统过分了,暗叹他心胸太过狭窄。

太史慈却开始高兴了,眼前的局面对自己太有利了,今日自己越是对别人的提问对答如流,就越可尽快打响自己的名头。

故不在意道:“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众人闻听此语,尽皆叹服,连不善言辞的徐干在旁也说“兵者不祥”。一直表现得十分超然的秦周那混浊的双眼中也自精光一闪。

看得太史慈心中一凛,知道自己像看轻孔融般看轻了这个老朽文人。

可一直保持沉默,此时闻听此语的管宁却猛地抬头直视太史慈,一瞬不瞬地盯着他,仿佛想要看穿太史慈心中所想。更是张了张嘴,仿佛有话要说,结果却被邴原在几下拉了拉衣襟,管宁才闭嘴不言。

这管宁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

此时连众人也看出了管宁的异态。

国渊察觉到了管宁的失态,忙岔开话道:“幼安兄近日要远游,只是想不到在此得遇太史子义这样的文人雅士,颇有倾盖而交,虽欢憾短之感。”

太史慈闻言心头一震,心知此时管宁有意远游,必是打算前往辽东投奔公孙度那里。

别人却不在意,因为这管宁本就好远游,自是想不到如此内情。但众人已经看出这管宁十分看重太史慈,只此一件,太史慈就身价倍增。

更何况在众人心中这太史慈可称得上才华横溢了。

太史慈此时也看出这管宁似乎对自己另眼相看,虽然不知为何,但已大生自豪之感。

旋即又看出这管宁的远行已成定局,自己终究挽留不住。不禁神色一黯,但一想到人各有志自是不能强求,毕竟曾经拥有,倒也不奢望天长地久了。

心中释怀,点头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知君。来来来,幼安兄,承蒙错爱,子义敬你。”

管宁听得心头大震,他刚才始终注意太史慈的面部表情,看到太史慈亦有黯然神伤之意,大生知己之感。无奈自己此时实是心意已决,虽心喜得此新朋,看出此子与众不同之处,但毕竟不知底细,实难改变自己的心意。

此时闻听太史慈的诗句却在心中苦笑:自己相交确是满天下,可知己又有几人?自己要走的道路会有几个同路人?

虽如此,还是在与太史慈对饮一杯后大有深意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此时众人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虽知管宁对太史慈另眼相看,但仍想不到管宁竟如此看重太史慈,要知管宁自成名后可是很少与人互答诗文。

今天竟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太史慈破例了。

一时间,大厅中充满了奇异的气氛。

太史慈知道前两句诗是曹操在赤壁之战时吟咏的《短歌行》里的句子,不过这并非曹操的发明,和后两句是一样是《诗经》中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