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山河锦绣 第二十一章 少年皇帝壮志心(2 / 2)

狗官 夜深 0 字 2021-09-02

倭仁讲究理学。可也是一个典型的大国主义者,在这种事上最看重的就是国家的尊严和各属国的想法,当同治刚开口让他们说说对此事观点时,他第一个就表明拉立场。

“倭大人此言差亦!”户部尚书翁同龢立即出言反对,他的理由是:“安南虽是藩属,却擅自收容刘永福之类地逆贼流寇。而且安南王未先向朝廷求救,反而先求助于刘永福,这本就是有过错在先。只此一点,朝廷就有理由不出兵,还能顺手让法国人好好教训安南王一下。如果能借法国人之手灭掉刘永福。除去心头大患,更对朝廷有百利而无一害。”

“一旦安南灭国。法夷顺势北上,这又如何?”左宗棠立即反驳,表示不同意翁同龢的看法。

翁同龢胸有成竹地笑道:“这有何难?冯子才等人不正在镇南关么?法人不战就罢,如战定不会让他们讨得好去!况且,依我来看,法人此战意不在我大清而在安南,我们乐得静观其变,有何不可?”

翁同龢的理由听上去有些道理,朝中许多人连连点头,觉得能不打仗最好还是别打仗的好。国家经历了多年战乱,好不容易才迎来现在的太平日子,眼下是休养生息的时机,一旦和法国开战定会使得刚充裕起来的国库一扫而空,弄不好战败的话,还有可能落个割地赔款地下场。

同治可没想到这些,听了后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可他琢磨了一下,决定还是以战为上。虽然这仗究竟怎么打,他暂时没有太大把握,这绝对不能像翁同龢所说的坐视安南落入法国之手。一旦此例开了,周边各国定会对中国失望之极,人心所向不能不视,他作为一个皇帝,绝对不允许看到这个场面。

可这话,同治自己暂时开不了口的,他首先要得到朝中大部分人的同意才能下旨。所以,他把目光望向了和珅,求助着这个老师或许能帮他一把。

和珅早就等着这个时候了,心照不宣地看了同治一眼,在朝臣议论声声中,大步走了出来。

“皇上,奴才想问皇上和诸位大人三个问题,可否?”

“中堂有什么话就请直说,朕准了!”

和珅向上拱手行礼后,转身瞧了瞧中众人,朗朗言道:“其一:诸位来看,这安南是否我大清的属国?”

“这个当然,安南百年前就臣服我大清,一直是我之藩属。”

和珅淡淡一笑,又问:“如今,与法人交战的刘永福是否我大清之人?”

“这……当然也是!刘永福虽身为逆寇,但前些年入安南后倒也没再干出什么大逆不道之事来,说他是大清之人,也没什么错……。”

和珅环顾一周,最后转向同治,恳切地再问:“皇上!如果安南灭国,以法国人得寸进尺地个性,您是否觉得他们就会如此罢手,退兵安南么?”

这最后一句话问出,不仅是同治,就连其他朝臣也默默盘算了起来。现在战争还没结束,法国人就擅自进了中国境内。一旦安南真的灭国,刘永福也身败而死,法国人真的会罢手么?朝中许多人都和洋人打了这么多年交道,难道还不知道洋人得寸进尺,有便宜就多占一分的个性么?

同治表面虽和他人一般在考虑着和珅的问题,其实心中却是大喜。和珅这些话不多,却是句句点中了要害之处,更巧妙地借着问话把那些持反对意见的朝臣全难住了。接下来,就是应该他这个皇帝顺理成章地做决定的时候。

同治第一次当众对如此大事表态,神情不免得有些兴奋,就连说话的声音也有点微微颤抖。

“于中堂刚才所问句句正中时局,朕如今心意已决,安南之事朝廷决定不能袖手旁观。现在法国不顾安南为我大清藩属之事实,擅自出兵侵占,更越过国境挑衅我国,实是无理之举!欺我大清之甚!朕现下诏!立即传军机处、兵部、陆军衙门、南洋大臣等各部,火速做好准备,三日后出兵安南!”

同治刚把话说完,下面就有几个持不同意见的朝臣还想劝止几句。可不等他们开口,同治就宣布朝会结束,除了刚才点名的几部堂官留下,入宫商谈细则外,其余众人立即离朝。

这是同治皇帝亲政以来所决断地第一件大事,他地处理虽然不算太完美,可有和珅的暗中帮助,再加上左宗棠等人地默许附和,居然就这么顺利成功了。

回到后宫,同治换了一身衣服前往偏殿见这些亲信大臣,心里依旧对刚才朝会上发生的那事暗暗兴奋。走到偏殿前,他忍不住捏了捏拳头,决心好好打好这一仗,从未让全世界都看看,他这个皇帝是如何的英明神武。

夜深新书《逐欲红尘》书号155427,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收藏并推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