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章 贼心不死(1 / 2)

 这天午后,三公主带着两队英姿飒爽的娘子侍卫队晃晃荡荡的从皇宫里出来。</p>

“唉,没想到才离开不到十年的时间,京里竟发生了这么多事情,皇兄……皇兄也变了!”</p>

坐在豪华的马车里,三公主脸色凝重,双眉禁不住拧成一团。</p>

她实在没有料到,短短七八年的时间,朝中的格局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想当初那些跟随皇兄争夺帝位的贤臣们,要么告老还乡,要么被贬黜罢官,要么莫名离世,剩下的也开始明哲保身的装聋作哑起来。</p>

而替代这些贤臣的,多是一些谄媚贪腐的小人,除了拍皇兄的马屁,除了睁眼说瞎话的歌功颂德,什么有利于国家社稷民生的正事都不会。</p>

比起这些庸臣 ,更让三公主感到担忧的,则是两大外戚集团的壮大——这边,东宫太子的两个舅舅一个手握京畿守卫重权,一个把持吏部,朝廷任免、考核官职都有国舅爷说了算,几年经营下来,俨然成了独立于朝廷之外的小朝廷;</p>

那边,福王的生母郑贵妃独宠后宫,在枕头风的影响下,皇兄对郑家的几个兄弟也格外看重,有能力的提拔为朝廷重臣,没能力的也封了国公,而这几位郑氏兄弟也不是省油的灯,竟然仗着皇兄的宠信,大肆拉拢朝廷重臣,形成一股不亚于太子外家的势力。</p>

“……哥哥难道忘了吗,我们武家是怎么夺取的李氏江山?”</p>

比起外戚集团的坐大,最让三公主感到恐慌的,便是皇兄自身的变化。或许是安稳的日子过得太久了,皇兄的锐志也被表面的繁华磨平了。</p>

当年那个胸怀天下、踌躇满志的皇帝,却成了今天这般贪图享乐,不听忠言的昏聩之君。</p>

可天下真的太平了吗?</p>

三公主紧闭双眼,头无力的靠在车厢上,想到西北边陲紧张的局势,想到朝中几大分割的势力,想到流亡到东北边塞的李氏皇族,再想到辅国公李家的黑暗势力,唉,内外交困呀。思及各种潜在的危机,三公主真是为朝廷、为武姓家族感到忧虑。</p>

“咦,这是什么?”</p>

不多会儿的功夫,马车缓缓驶入公主府的胡同。三公主下了马车,刚进了二门,却发现内院管家冯公公正指挥着几个家丁忙着搬东西。</p>

“回公主,这是在青州庄子‘养胎’的赵家二少奶奶王氏,让人快马送来的新鲜果蔬。”对于赵家的“流言”,京里的大宅院里都传遍了。而作为亲眼目睹整个过程的冯公公,对赵家宣称的“养胎”说辞,很是不屑。</p>

他揉了揉光滑的下巴,笑着说道:“不过,这些果蔬还真是不错呢,比咱们公主府在温泉庄子上种植的还要好呢。”</p>

“哦,我瞧瞧!”</p>

三公主一听是赵家的儿媳妇派人送来的,顿时想起那日在赵家瞧见的笑话。眉眼间的郁色也消散许多,她把马鞭递给身后的女侍卫,抬手拦住两个抬筐子的家丁,掀开覆盖在竹筐上层的草毡子,一颗颗熟透的李子映入眼帘。</p>

“恩~~,李子?!”</p>

三公主随手拿起一个,放在鼻端闻了闻,“不错,这是温室种植的反季水果吧。味道还真不错,不过,李子、李子……难道是‘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唔,若是这么想的话,那个王氏倒也有点意思呢!”</p>

“呵呵,奴婢也是这么想的,”冯公公圆嘟嘟的脸上堆满了笑,弓着腰,用戏谑的语气说道:“赵家不是到处说王氏行事小气、没有大妇的气度嘛,奴婢倒觉得人家王氏挺懂规矩的。知道公主您在赵家帮了她的忙,立马派人送来这些李子,可不就是投桃报李?!”</p>

“恩,行,把这些蔬果分分,给相熟的几家送去,”三公主点点头,心里也开始对这位出自名门的世家千金多了几分好奇,她拿着李子用帕子擦了擦,随性的咬了一口,“味道也不错,对了,王氏给赵家送了没,如果没有送的话,本公主分给她一些!”</p>

“回公主,王氏办事很稳妥,不但给公主送了李子,还给李侍郎家也送了许多呢。至于赵家吗,估计也送了,毕竟王氏的嫡女还在赵太太跟前呢……”</p>

瞧冯公公那八卦的模样,也就不难理解,那天跟在三公主近前伺候的小内侍,为啥如此的消息灵通。</p>

三公主对自家管家的话不置可否,三两口把李子吃完,转头交代道:“去,派个人去青州,好好探探王氏的底!”</p>

身后的女侍卫,连忙答应一声,紧接着从队列里叫出两个人,把公主的吩咐传达下去。</p>

和三公主一样,李家大夫人看到李子的时候,当下便明白了外甥女的意思。</p>

当然,崔氏毕竟是王绮芳的舅母,王绮芳给李家送来的东西和三公主还是有区别的。</p>

除了成筐成筐的新鲜果蔬,王绮芳还亲手给大舅和大舅母每人做了一套细棉衣服,以及配套的鞋、袜。</p>

摸着针脚匀称的高腰裙,崔氏对王绮芳的印象顿时好起来——布料好不好不重要,针线精不精也无所谓,重要的是外甥女的这份心意,以及懂得感恩的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