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章 心照不宣(1 / 2)

 事后很多年,王绮芳才知道,她误会人家小公公了。</p>

原因太简单了,那位传旨的小公公虽然品阶不高,但好歹也是宫里出来的,怎么会像个无知的长舌妇般多嘴?</p>

要知道,普通大家族里的下人,还值得谨言慎行的道理,更何况生活在争斗如此复杂的内宫小太监。</p>

若没有人特意吩咐,就算是借给小公公十个胆子,他也不敢随便乱说呀。</p>

而这个吩咐小公公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周天子隆庆帝。</p>

对此王绮芳也曾经疑惑过,她知道隆庆帝很稀罕她进贡的草药。</p>

可隆庆帝的病不是好了吗,怎么还对她如此关照?</p>

甚至不惜借一个小公公的嘴,帮她了却最大的麻烦。</p>

后来,还是李靖天告诉她答案——</p>

原来,周太祖夺下李唐的江山后,为了压制李唐先祖,曾针对李唐自封‘老子’后人的传说,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抑制道教,扶持佛教。</p>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周的皇帝们都信佛教。</p>

至少这位隆庆帝,骨子里便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道教信徒。</p>

说起来也不难理解,佛教讲究的是‘因果循环’‘立地成佛’,这对于已经成为人上人的天子,诱惑并不大;</p>

而道教呢,则宣扬的是‘得道成仙’‘长生不老’,这一点对皇帝的吸引力可就太大了。</p>

试问,当一个人权利达到顶端的时候,哪个不想得到更高等级的享受,比如长生不老?</p>

秦皇汉武,不也心心念念的想得到长生不老药嘛,更何况文治武功不如这些明君的普通帝王隆庆帝?</p>

早在十年前,隆庆帝便暗地寻来一位方士,秘密替他研制不老药。</p>

可惜的是,据那位方士说,由于缺乏他那张古方上的许多珍稀药材,丹药炼制得一直不是很成功。</p>

直到前些日子,隆庆帝从妹妹手里拿到王绮芳进献的草药,经太医院反复检查确定后,隆庆帝服用了其中的一根人形何首乌。</p>

还别说哈,那药效就是比下面进贡上来的草药好,配上太医开的方子,隆庆帝吃了不过三四副药,缠扰他十多年的旧疾竟然康复了。</p>

有了这般的奇效,隆庆帝对这些草药也有了其他的想法——唔,这些草药如此神奇,能否用于炼制不老药呢?</p>

想到做到,隆庆帝对不老药都执著了十年,自然一点也不想耽搁,当下便拿了那朵天山雪莲给方士看。</p>

结果,那位炼丹的方士一见这雪莲,大呼世间罕见的好材料,直说,若还有同样品级的草药,他定能炼制出不老药。</p>

隆庆帝一听,急忙命人将王绮芳进献的人形何首乌和野山参拿了来,让方士试着炼丹。</p>

方士果然用这三种草药,再加上一些他收集来的珍惜药材,炼制了几颗丸药。</p>

能不能长生不老,隆庆帝现在还不能验证。</p>

不过,吃了这新炼制的丹药后,他明显感觉到身体轻松了许多,连爱妃都夸他,说眼瞧着皇上年轻了不少。</p>

更有甚者,隆庆帝还惊喜的发现,原本花白的两鬓,又开始冒出了乌黑的头发。</p>

白发变黑,这不是返老还童的征兆吗?</p>

有了这点发现,隆庆帝简直兴奋坏了,大手一挥,毫不吝啬的对方士大加赏赐。</p>

或许是见自己‘努力’十年终于有了效果,方士心中紧绷的那根弦也总算放松了下来。</p>

得意之下,更是毫不客气的夸口道——若能把古方上的药材集齐,不老药很快就能炼制出来。</p>

当然,若实在找不到那些珍惜草药,能用类似的代替也成。</p>

比如王绮芳进献的这些,就是很不错的原料。</p>

听了这话,隆庆帝这才对王绮芳真正重视起来。</p>

首先,他派人秘密调查了王绮芳这些草药的来源。经过内卫一番暗访,王绮芳在陵县的庄子完全曝露在隆庆帝眼前。</p>

隆庆帝不懂农业,但也知道一些常识性问题,比如内卫从王绮芳的庄子上拿回来的某些药材,根本就不是关内这种气候所能生长的。</p>

不过,那位方士见了,倒也没有表示怀疑,反而大呼品质上乘。</p>

而且,方士还曾暗地里给王绮芳相过面、算过卦,经过一番推算后,他一脸凝重的告诉隆庆帝,说这位女施主命格奇异,不似凡人,乃是炼制不老药的贵人。</p>

接着,三公主也跑到了隆庆帝面前,先是历数王绮芳对朝廷的贡献,接着面带难色的对隆庆帝提了提王绮芳目前的处境,最后求皇上是否能封赏她。</p>

封赏?</p>

肯定封呀!</p>

既然老神仙都说王绮芳是他炼制不老药的贵人,隆庆帝岂能不帮贵人的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