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 粮食粮食(1 / 2)

 海州离青州并不远,宝船航行了两个时辰后,便到了地方。</p>

王绮芳和李静娘下了船,换上钱家帮忙准备的马车,一路朝青州府衙赶来。</p>

青州府衙这边,石三奶奶派来的亲信也早就等候多时,只等着王绮芳来县衙记档。</p>

待王绮芳一行人匆匆赶到后,两边人马一起进了府衙,府衙里得到信儿的钱家早就帮王绮芳打点好了一切,只等她将契约拿来,在三方证人的见证下,登记入册即可。</p>

“呵呵,谢谢你家老爷并二少爷了,”手续很快就办完了,王绮芳在下人的拥簇下走出县衙,目光瞥了下一旁的紫苑,紫苑心领神会的从袖袋里掏出个荷包塞给钱家派来的管事,“这是夫人给你的酒钱,辛苦你了。”</p>

“不敢不敢,”小管事嘴里说着不敢,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接过荷包,下意识的捏了捏,恩,硬硬的,块头还不小,手指传来的触感让小管事非常满意,脸上的笑意渐浓,略带讨好的说道,“哎呀,夫人真是太客气了,小的奉命给夫人办事,那是小的职责跟福气呀。”</p>

“对了,你家二少奶奶从京里回来了吗?”</p>

王绮芳听了小管事的奉承,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微微一笑。随即,想到许久不见的梅娘,她关心的问道。</p>

“回王夫人,二少奶奶已经回来多日了,今儿早上小的出门的时候,二少奶奶还交代小的,让小的代她给您问好呢,”小管事很会来事儿,明明以他的身份不可能见到内宅里的二少奶奶,但还是帮着梅娘说着好话。</p>

说到这里,小管事还真想起一件事,他弓着身子凑近王绮芳,小声的问道,“还有一事,夫人的粮食什么时候运到?二少爷已经将钱家所有粮铺的粮食清空了,只等着夫人的粮食呢。”</p>

“粮食呀?”王绮芳一边说着话,一边走到马车前,不经意间,她眼角的余光瞥到一旁角落里有人影闪过,眼底涌出一抹笑意,她故意抬高声音,道:“你回去告诉你家老爷并二少爷,就说本夫人已经筹集到了上万石的新粮,明后天便会从海路运到青州。只管让他们打扫好粮仓,准备收粮食即可!”</p>

此言一出,四方云动。</p>

青州,郑府。</p>

“上万石粮食?怎么可能?”</p>

郑三阳听完下人的回禀后,拧着眉头坐在堂上,他沉思了片刻,“不可能,整个齐地的余粮加起来也不足一万石,乌继良那边已经收购了一千余石,咱们这里又收了两千石,剩下的不过四五千石,不可能还有上万石的粮食。”</p>

显然,乌继良并没有把自己悄悄收购商县粮食的事告诉郑三阳。</p>

“东家,小的听说商县粮食丰收,您说王七娘是不是从商县弄来了粮食?”</p>

</p>

说话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干枯汉子,他躬身站在郑三阳身后,眨巴了两下小眼睛,提醒道。</p>

“商县?”郑三阳窒了下,随即摇头,“更不可能了,会战开始前,老爷我就派了十几个人散布到整个齐地的粮食产地,商县也有人盯着,虽然那里的确获得丰收,但粮食的总产量并不高,撑死了不过四五千石。可那里守着十几个粮商,每人分上几百石,也就把粮食都瓜分完了。”</p>

唔,等等,上次商县的人回禀事情的时候提到了一件事,郑三阳猛然间想了起来,他腾地站起来,对下人吩咐道,“去,马上给商县的人去封信,问问他上回说的大肆收购粮食的商人是谁,是不是王七娘?”</p>

“是,小的这就去。那今天的粮价还涨吗?”</p>

干枯管事连连应道,接着,他想起今天来的目的,赶忙问道。</p>

“涨,怎么不涨,哼,今儿是第七天了,李记粮栈的粮食估计也剩不了多少,我再给他加把火,让全城的百姓们都知道,今年粮食歉收,齐地已经没有了余粮,等大伙儿产生了恐惧后,一定会加快抢购粮食的步伐,到那时……”</p>

哼,我看李记还能撑多久!</p>

青州,李记粮栈。</p>

“什么?你说王夫人来青州了?”</p>

掌管李记粮栈的是李昌叔的心腹掌柜之一,原本姓刘,因忠心办事,被李昌叔赐姓李,全名叫李立忠。</p>

今晨,他刚来到粮栈,还没有喝口茶呢,便听到下人的回禀。</p>

一听王绮芳当众说筹来了上万石的粮食,李立忠惊得站了起来,激动的问道:“上万石粮食,夫人真是这么说的?”</p>

“没错,小的听说,王夫人重金买下了石三少爷的海岛,特意赶来青州府衙记档的,”小伙计擦了擦额上的汗,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继续说道,“偏巧钱家的人在府衙有关系,王夫人便托了钱二少爷帮忙打点。夫人办完事后,钱家派来的管事无意间问了夫人一句,夫人便是这么回答的。”</p>

“……不对,不可能的,”李立忠经过短暂的惊喜后,理智再次回笼,他眉头慢慢皱了起来,摇着头说道,“以齐地的粮食产量,不可能有这么多余粮……难不成王夫人这是故意使诈?”</p>

不是李立忠不相信自家东家的外甥女,实在是客观事实放在这里,王绮芳说的话按照常理分析,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呀。</p>

“厄,小的不知道,不过,王夫人说了,粮食这两天便会运抵青州,还让钱家把粮仓打扫出来,准备迎接粮食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