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军(2 / 2)

替明 叫天 0 字 2021-09-03

第二,要想在明末的各种势力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走一条非常规的路。对于后世的他来说,军队尽可能火器化是必然的选择。

他从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也看到过,军队编制的原则,就是要根据打法制定。就如同戚家军,当初的编制就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军队编制,而是戚继光根据当时对敌的形式,以三才阵,鸳鸯阵为基础编制的。

而胡广这时候要用的是火器,十人一班,三个班为一个排,刚好是三段射的基础,是符合戚继光编制的原则。

至于名称什么的,反正对于大部分都是农民的队伍来说,都是第一次。并且不同的称呼,也是区别别的势力的一种标志。

他所宣布的改编,大概内容如下。

年轻男子选取强壮者编为一个营,共两百七十人,胡宽为营长,排长和连长为胡广原本的护卫。至于班长,则由士兵自己推选。

其余年轻男子大概还有一百二十来人,编为一个加强连,由胡汉三担任连长,直接向首领胡广负责。

所有妇女也编制为一个营,营长为乌兰。其中最为健壮的妇女单独成立一个连,连长是刘彩娥,也需要进行军事训练。

另外的妇女和为数不多的老人进行混合编组,按照连的编制来,有护理连,就是有耐心、会照料人的妇女、老人组成。其中照顾伤病员的妇女,基本上都是已婚的。

还有伙食连,负责所有人的伙食,通俗点说,就是做饭的。

其他人则编在一个后勤连中,干一些杂事。

至于所有儿童,不包括四小,则组成儿童营,底下不分连排,营长是丫丫。他们的任务暂时只有一个,就是学习。

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营,就是工匠营。由张铁匠担任营长,直接向胡广负责。里面又分为铁匠,木匠,农耕连等等。

胡广大致讲解了一番之后,便让各营长把名单领了去,然后才大声地说道:“这只是一个最初的安排,如果有人觉得自己的特长没有发挥,可以向我提出来,得到同意后可以换地方。”

所有这些,对于这些底层农民来说,都是新鲜事物,他们暂时也说不出个一二三。因此,广场上显得有点安静。

“以前,我们这些穷苦老百姓被官府、恶奴压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可谓是苦不堪言。”

听胡广忽然提到这个,不少人回忆起往事,不由得有点黯然。

“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就是个大家庭。我希望,我们能拧成一股绳,在这吃人的世道,和一切欺负、压迫我们的势力做斗争!”

胡广说到这里,稍微停了下,深吸了口气,用自己最大的声音吼出去道:“我们要让世人刮目相看,我们的目标是叫天天应,叫地地灵!”

“因此我宣布,我们以后就叫叫天军。叫天天应,叫地地灵的叫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