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 徐光启的解释(2 / 2)

替明 叫天 0 字 2021-09-03

“番薯由南到北来试种,遇到了几个问题。因为一开始没有解决,导致根本就没法试种。又因辽东战事紧张,朝廷便弃之不顾了。”

一听徐光启说这话,胡广眉头一皱,马上追问道:“伯父,是遇到了什么问题,应该解决了吧?”

他想着,如果没解决的话,自己也不可能从天津卫的农庄里取得番薯回来。

徐光启点点头回答道:“甘薯因为气候上的差异,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引种不成功,总结起来,可以说是留种和藏种成为引种的关键。”

接着,他便缓缓地说了有关留种的方法,即传卵和传藤两种。另外也说了他总结出来的保存种薯和种蔓的方法共计三种。

“正是如此,老夫也才在天津卫种出了一些番薯。贤侄到过农庄,自然也见过了。”徐光启说到这里,觉得口干舌燥,便一口喝完了那杯茶。

一边伺候的管家一见,连忙又去满上一杯,温度刚刚好。同时心中想着:老爷也真是,遇到投缘的人,就口若悬河说个不停。

徐光启这次之事呡了一口,然后又对胡广说道:“这番薯试种的结果,好像确实不如南方种植有效。”

胡广听了一笑道:“伯父,这个土豆,其实就是如同南方的番薯一样,最为关键的是,它性喜寒,刚好和番薯一起,一北一南,成为各地的高产作物。”

徐光启今天高兴的原因,就是胡广这番话所说的内容。他可是知道,之前福建饥荒,就是因为全面推广番薯,才没有引起大规模的民变。

如果这土豆真如胡广所言,那么再在北方加以推广的话,西南民变便可指日可平。如此一来,朝廷也能专心辽事。

谁都不是笨蛋,都知道西南民变闹得如此之凶,只是因为没有吃的。徐光启就更是其中的明白人,因为他知兵,又懂农事。

因此,他马上笑着道:“如若真是如此,贤侄则为朝廷立下一大功!伯父自当上奏朝廷,为你争取封赏。”

说到这里,徐光启想起一事,不由得脸色一正,又叮嘱胡广道:“贤侄既然已经回到故国,须得好好读书识字为好!”

胡广一听,尴尬一笑,知道他这么说也是为自己好,就点头应了。至于他是不是会专门去学繁体字,去读四书五经,研究八股文,那就是天知道了!

胡广应付着,却很快想起一事,当即对徐光启说道:“伯父,这土豆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发芽的不能吃,青皮的不能吃,都是有毒的,严重也可能致人死亡。不能生吃,必须高温煮熟才行。”

这些都是后世常识,他当然知道得一清二楚,也因此给徐光启交代清楚,免得又遭人攻击。(未完待续。)

406徐光启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