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2章 活罪难饶(1 / 2)

逍遥侯 大司空 0 字 2020-09-16

 火炮作坊的生产任务固然繁重,然而,安全问题却丝毫也不能马虎大意。

李中易在火炮作坊内,一边转,一边反复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李中易反复强调的事情,判军器监李虎自然不敢小视。他不仅将李中易的讲话内容完整的记录下来,而且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让军器监内再次出现重大的事故。

整体而言,李中易对李虎的工作态度,是比较满意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李虎有股子憨劲,工作踏实肯干且认真。

李中易要的就是认真二字!

等李中易走遍了整个火炮作坊之后,他招手把李虎叫到了身前,语重心长的说:“哪怕生产火炮的进度慢一点,也不要紧,千万不能再出大事故了。作坊里的工匠,每一个都是朕的心头肉,无论伤到了谁,朕都吃不下饭。”

李虎赶紧站直了身体,横下一条心,作出了保证:“再有大事故发生,臣甘愿受任何形式的严惩。”

李中易点了点头,李虎毕竟是李七娘的生父,他若是再犯大错误,虽然罪不至于杀头,但是贬窜偏远军州,倒是完全有可能的。

中午,李中易命人在工匠饭堂里打好了饭菜,和李虎相对而坐,各自吃饭。

由于久在军旅之中,李中易和李虎都有个鲜明的吃饭特点,那就是风卷残云!

在军队之中,谁都不知道敌人会在何时出现,狼吞虎咽的吃饭,势所必然!

李中易虽是名医,明明知道狼吞虎咽对消化吸收不好,却架不住习以为常的习惯,三下五除二的干掉了打来的饭菜。

论吃饭的速度,李中易虽然算是比较快的了,可是,李虎比他更快。

李中易望着两人面前空空如也的菜碟和饭碗,不由笑道:“我不如你。”

李虎虽然有股子憨劲,却也不是真傻,他赶紧起身,拱手道:“臣是武夫,吃饭快是怕敌人来了,没时间吃。”

“坐下,坐下,坐下说话。”李中易笑着招呼李虎重新坐下,“朕也是老行伍了,岂能不知道这么个理儿?”

李虎稍稍安了心,侧身坐在了椅子上,目不转睛的盯着李中易。李虎虽然是李七娘的生父,勉强算是李中易的准岳父,整个帝国的准国丈。

然而,人贵自知,李虎颇有些自知之明。李中易是至高无上的帝国君主,也就是常人所言的孤家寡人,哪怕他李虎是皇后的生父,也不可能仗势胡来。

所以,在李中易的面前,李虎的位置从来摆得极正。李虎是臣,李中易是君,伴君如伴虎,他李虎丝毫也不敢行差踏错。

李中易很喜欢军器监内火炮作坊的热闹环境,反正京城里儒生烧的那把火,还没到最旺盛的时刻,他索性就在火炮作坊内住了下来。

堂堂帝国之主,竟然住进了蕴藏着极大危险的火炮作坊,这实在是没有先例啊。

李虎的神经瞬间绷紧到了极致,惟恐出现不可测的事故,那他简直是百死莫赎。

实验场上,李中易手举单筒望远镜,盯着相距近千米的那尊青铜火炮,有些出神。

一般而言,和铁炮相比,青铜火炮具有散热快,金属伸缩性更好的特性。只是,青铜火炮美中不足的缺点是:成本太高!

但是,青铜良好的金属伸展性,使冶铁技术尚不成熟的本朝,找到了降低火炮炸膛率的捷径。

不过,由于造纸术的飞速发展,李中易大力推行的纸币——交子、钱引和小钞,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进了各行各业。

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在,天朝从来都不是铜料的主要出产国,缺铜导致钱荒的问题困扰着历代的统治者。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铜四铅六,还是铜六铅四,由于铜器的价值远高于铜钱的购买力,总有不怕死的权贵或是商人,私下里把铜钱熔化了,取铜做铜器。

这么干的后果是,朝廷制造铜钱的数量,远远低于市面上流通铜钱的需求量。

钱荒的状况,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缓解,这是一道无解的数量题,也是铜料资源缺乏的绝症。

基于钱紧的现状,李中易独家掌握的造纸术,也就派上了大用场。

隶属于三司使衙门的造钱司,在李中易的大力推动之下,应运而生。

根据市面上的需求,造钱司一共生产了五种面额的纸币,十贯、一贯、百文、十文、一文。

就现阶段而言,属于纸币和铜钱并行的时期,也就是说,纸币的上市,并不影响铜钱的使用。

只不过,各级官府收上来的铜钱,禁止再使用出去,必须登记造册之后,直接运往开封的三司使衙门。

发行纸币最大的弊端,其实不是屁民们不爱用,而是朝廷肆无忌惮的制造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历史上,纸币在发行之后,就一直处于币值持续性贬值的下行通道,这和没有金融知识的儒官们大肆滥印钱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李中易给造钱司定下的死规定是:收入多少铜钱,就发行多少纸币,一文钱也不许多印。

实际上,李中易心里有数,朝廷每收入一百文钱,其实可以发行一百二十文至一百五十文钱。

也就是说,早钱司的造钱计划,平日从紧。真到了李中易要用钱的时候,就可以新增一定幅度的造钱的计划,以弥补财政支出的亏空。

三司使衙门收上来的铜钱,大部分进了皇宫,作为李中易平抑货币波动的准备金。另一部分则交给了军器监,用于制造青铜火炮。

另外,由于李中易重视海外贸易的立场,各国的商人来天朝做生意,使用纸币的比例,也跟着越来越高。

这就是朝廷赚取的货币税了。就和后世的美刀一样,在悄无声息之中,大量的抽取各国人民的血汗钱。

目前,与天朝通商的国家有:占城、真腊、三佛齐、吉兰丹、渤泥、巴林冯、兰无里、底切、三屿、大食、大秦、波斯、白达、麻嘉、伊禄、故临、细兰、登流眉、中里、斯伽里野、木兰皮等欧亚地区五十八个国家。

在李中易的亲自督阵之下,实验火炮的工匠们严格按照操作流程,一板一眼的进行着发射前的准备工作。

炸膛伤人的关键,就在于,引信必须要足够长。上次,三名工匠受了重伤,就是因为没有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办理。

这一次测试火炮,李中易就在现场观阵,谁敢马虎大意?

等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一名工匠举着燃着的信香,将引信点燃。

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轰!”伴随着一声巨响,黑乎乎的铁弹丸随即出膛,风驰电掣一般的轰向了远方的目标。

李中易转动着手里的单筒望远镜,盯着铁弹丸出膛的方向,仔细的观察了一阵子。

铁弹丸并未准确的击中目标,尽管那是一架长十米,宽五米的木架。

滑膛炮的缺点,李中易早就知道,射击的精确度,的确很难掌握。

负责实验的工匠们,将朝后移动了一段距离的青铜,推回原来的位置。

按照标准流程清洗过炮膛之后,工匠们再次装上火药和弹丸,准备下一次的发射实验。

这是李中易刻意做出的实验要求!

哪怕是金属伸展性不错的青铜火炮,在生产的同一批次之中,必须知道最大的发射阀值。

所谓发射阀值,是李中易亲自确定的术语,也就是,一门青铜火炮连续发射的最高次数。

热兵器,不管是枪,还是炮,都有连续发射的次数限制。打多少发炮弹之后,炮管由于受热发红,需要彻底冷却下来,才能继续发射。

在一般人的眼里,科学性的实验异常之枯燥乏味,没多少有等待的耐心。

但是,李中易却是个另类,他不仅兴致勃勃的观察发射实验,而且,还亲自动手,在小黑本上记录下发射实验的相关参数。

攀登科技树,不可能是只争朝夕的心态,其实是个漫长的过程,往往还需要极大的运气,才能出现重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