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突生横变(1 / 2)

异世明皇 半介过客 0 字 2021-09-22

 第七卷辽东攻略第七章突生横变</p>

鹿善继果然如孙承宗所言,对兵事谋划颇有心得。我随口问辽东攻略,他想都不想便脱口而出,洋洋洒洒了一盏茶的功夫。若不是长期在辽东驻防决不可能知道得如此详细,考虑得如此实际,至少里边有不少东西我以前就没有想到过。人还算不错,当然这还不能完全明什么!我用手敲打着御案思虑了一会才道:</p>

“朕若遣数千精骑,深入辽东境内,凡村庄皆烧,百姓皆杀!你们两人觉得此做法如何?”</p>

姜曰广虽在场,但之前曾召见过他,所以今天并没有对他有所提问,他更多的是在旁听。皇上突然问起,他想了想便率先答道:</p>

“微臣以为,辽东目前虽被女真人占据,但辽东的百姓仍为我大明子民,遽然派兵斩杀,臣以为有伤皇上仁德。两军交战,百姓无辜!辽东百姓已惨遭鞑子奴役,日夜所盼便是我朝大兵恢复辽东。其心所向大明,必不会真心助敌。倘若辽东百姓知悉大明军士袭杀同胞,便会真心实意投向女真人,此法得不偿失,臣以为不可取!”</p>

我意味深长的笑了笑道:“大明向来以仁治国,姜爱卿所言倒也不差,百姓确实无辜!鹿爱卿的意见呢?”</p>

鹿善继低头深思了会才缓缓道:“辽东汉民虽然无辜,投敌也非其所愿,但他等夏秋所收粮食交给的却是女真人,在女真八旗中亦有我汉民,辽东百姓助敌显而易见。深入辽东焚毁村庄,斩杀百姓,便是对女真人釜底抽薪。两军作战打的更是粮饷以及兵丁的补充,只要能持续不断的骚扰,女真将不战而溃!”</p>

“你觉得此法可行?”</p>

“不,臣以为我大明不该行此办法!”鹿善继自相矛盾的法让我有觉得意外。</p>

“既然可以让女真人不战而溃,为何不用呢?”</p>

鹿善继解释道:“皇上,此法虽是良策,奈何我大明无力做到,故而不可行!袁督师在关宁组建铁骑,在以兵营为依托的野外,关宁铁骑尚可跟女真八旗一战。但若让其千里奔袭,微臣以为此非其所长。女真人自幼弓马娴熟,骑术更是高,关宁铁骑若孤军深入辽东,恐难摆脱追击,易为女真人合围。数千精骑一旦损失,短时间内都无法补充,再者骑兵所费数倍于兵士,臣以为不可作无益之举。”</p>

“哦!”我哈哈笑道:“原来你考虑的是这个!那朕再问你,如果是蒙古骑兵前去袭扰,你又以为如何?”</p>

“蒙古人马术之精不亚于女真人,即便我大明骑兵有此能力,屠杀百姓终归为诡谋,杀戒一开将无利于大明军纪,也有碍我大明各军名声。此法属不得已为之!而以蒙古人前去,前边所言弊端皆无,微臣以为最是妥当。”</p>

鹿善继能这么,我就放心了。</p>

“皇上,辽东有上百万百姓,岂可一言而杀之!”姜曰广见皇上似乎准备采取这个办法,想到那些百万的无辜百姓,他忍不住出声道。</p>

“助敌者乃是死罪,更有何话!”</p>

“皇上滋事体大,又关系皇上名声,臣以为还是慎重得好。不如交付内阁商议,或许更有良策。”姜曰广一时不知怎么辩驳,只好搬出内阁大臣来。</p>

姜曰广是儒家出身,仁乃儒家思想之本。官兵杀百姓这等事情在他看来,自然不能接受。这不单是他,恐怕朝中大多数的大臣都不会答应。因为除去了仁的思想作怪,恐怕他们也担心史官的笔墨,为了自己后世的名声,他们是不会应允的。我想了想,觉得确实也是,如果朝廷公然袭杀百姓,就算以助敌的罪名出师,还是会有许多弊端的。看来自己就算要用这个办法,也要隐秘好。</p>

“以仁治国并非不好,但也要看对象而言。朕今日跟你们商讨这个问题,不是为了派兵前去扫荡辽东,而是关于你们在朝鲜所要面对的问题。朕已经过,朝鲜必不能被女真人占领,否则女真人势大之后更难压制。朝鲜兵丁难与女真抗衡,皇太极必然挥军直抵朝鲜王京。你们所要做的就是坚壁清野,拖垮女真人。坚壁清野,到底仍旧是百姓损伤最大,所以你们要有这个准备。当然朝鲜的损失,朕也会予以一定的补偿,但不管怎么样,你们都要确保朝鲜王不向女真人投降。”</p>

“臣等记下了!”</p>

我站起身道:“好,朕知道两位卿家不会让朕失望。朕命姜爱卿为朝鲜使团正使,鹿爱卿为副使,待火器司将火雷弹装完,你们便可出。这火雷弹是用于给朝鲜守城之用,朕已给了曹文诏旨意,你们一并带去。”</p>

“臣等遵旨!”</p>

完之后,我心中又有疑虑。皇太极真的会如我所预料的这般攻打朝鲜嘛?除了打朝鲜,他能还有别的什么计策呢?此时大明以朝鲜为主战场的筹划已经全面展开,若是估计错误,这损失可就大了。皇太极会不会按历史的脚步走下去呢?!</p>

我深吸口气,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对他二人道:“女真人之攻必为朝鲜,你等此去先在朝鲜静观变化。朕再嘱咐你们一句,朝鲜百姓的命是命,大明将士的命也是命,甚至连大明的赋税也有人命存在,你们要三思而行!”</p>

姜曰广率先叩头道:“皇上教诲臣铭记于心,臣等将在朝鲜誓死拖住女真人。”</p>

嗯,姜曰广虽然有些妇人之仁,但此人看来还是不错的。朝鲜抗战,他们作为明朝使者身居后方,虽然未必有事,但毕竟是身犯险境。他们没有跟我扯皮,也没有找借口推脱,这比起历史上崇祯的那些只懂得指手画脚的大臣可要好得多。我刚要夸奖他们两句,在宫门外伺候的李凤翔跑了进来。</p>

“皇上,兵部尚书傅宗龙大人求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