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粮价(2 / 2)

大明1630 克里斯韦伯 0 字 2022-10-17

“林先生远道而来,定然是辛苦了,我在府中已经准备了薄酒,还请一同京城替先生接风洗尘!”徐鹤城伸出右手,做了个邀请的手势,同时对杜固吩咐道:“杜将军,你把林先生的卫队安置一下,就在城外的兵营吧!”</p>

酒桌上的菜肴很不错,尤其是在辽东苦寒之地呆了一年多以后,重新回到扬州城中,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好了。林河水放下筷子,禁不住出满足的叹息声。</p>

“怎么了?酒菜不和先生的胃口吗?”注意力一直在林河水身上的徐鹤城问道。</p>

“不,不是,实在是太好了!”林河水笑了起来:“徐大人,你知道吗。我在辽东时曾经有三四个月天天吃蘑菇炖鱼,直到现在只要一闻到那味道就想吐!”</p>

“蘑菇炖鱼,听起来还不错呀!”一名作陪的清客笑道。</p>

“是吗?”林河水冷笑了一声:“再好吃的东西让你一连吃三四个月也好吃不到哪里去了,何况我们当时根本没姜蒜,就连盐都不太够,很多时候都必须淡食,你可以想想那是什么滋味了!”</p>

“是呀,天底下最美味的东西若是没有盐也会变得难以下咽了!”脱脱不花笑道:“不过先生你这次立下大功,日后定然青史留名,此生无憾矣!”</p>

“是呀!”杜固叹了口气:“只可惜我当时没有能够也和先生这般吃那没盐没姜蒜的蘑菇煮鱼,这实在是平生的憾事!”他跟随刘成最早,却没有立下大功,刘成将他派到南方来本也是满足其建立功业的渴望,却没想到错过了平定东虏的大功,眼见得天下已经太平了,哪里还有武人立功的机会,让他觉得越难受。</p>

“杜将军,话也不能这么说,以后立功的机会也是有的!”林河水神秘的笑了笑,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来,起身走到徐鹤城面前道:“徐大人,这是主上给您的亲笔书信!”</p>

徐鹤城接过书信,林河水却不走开,只是微笑着站在一旁。徐鹤城正疑惑间,却听到林河水低声道:“主上有吩咐过,这信十分要紧,请您看完后立刻销毁!”</p>

徐鹤城微微一惊,点了点头,他拆开信看了一遍,脸色顿时大变,深吸了两口气方才平静了下来,沉声道:“你们都退下吧!”</p>

婢女和陪客都退下了,徐鹤城从旁边取了根蜡烛来,将信点着,待到将要烧尽了方才丢到地上,半响之后方才叹道:“林先生,贤弟派你来这里便是负责这件事情的吧?”</p>

“不敢!”林河水笑道:“主上说了,您位高权重,盯着的眼睛就多,囤积粮食的事情,由在下来做更好!”</p>

“那为何要让我知道呢?这等事越少人知道越好吧?”</p>

林河水笑道:“想必主上觉得无论怎么算您都在那少数人里面吧?”</p>

听到这句话,徐鹤城不由得心中一暖,点了点头:“既然如此,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我只当是什么都不知道了!”</p>

松江,南楼。</p>

陈子龙三步并做两步爬上楼来,一边爬楼一边高声喊道:“如是,如是!”</p>

“子龙,有什么事情吗?”柳如是从镜子前回过头来,右手正在整理髻,袖子从手臂上滑落下来,露出白藕般一段手臂来。陈子龙见了,心中不由得一荡,赶忙收慑心神:“如是,恐怕是有大事要生了!”</p>

“大事?什么大事?”柳如是把长随便挽了个髻,站起身来给陈子龙倒了杯热茶:“莫非是京师有什么消息来了?”</p>

“不是京师,是粮价!”</p>

“粮价?”</p>

“不错,你也知道我家里有两家织厂,养着百十个织户,每三个月便要买些粮米回来喂养他们。可昨天我查账时现买粮的银子多花了不少,一开始还以为是下人贪墨了。可一查却现并非如此,乃是粮价上涨了!”</p>

“哦,原来是这等事,看你大惊小怪的!”柳如是笑道:“你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节,正是夏粮还没上市的时候,正是一年粮价最高的时候,高些又有什么奇怪的!”</p>

“这我岂会不知道!”陈子龙沉声道:“往年这个时候最高也不过一石一两银子,至多再多上一两分。可今年还没到最缺粮的时候,粮价却已经高到了一石一两五分,你不觉得奇怪吗?”</p>

“兴许是去年收成不好?”</p>

“这个我清楚的很,本地的粮食多来自苏北、江西等地、去年虽然算不得上上,一个中上还是有的,怎么会涨到这种地步?再说镇海那边便有漕仓,里面至少屯着十几万石粮食,那些官儿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抛出陈米,待到夏粮、秋粮上市后再以低价买入新米,从中取利,有那十几万石粮食镇着,怎么样粮价也高不到哪里去。”8</p>

</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