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7、我是大鳄,借钱给我去梭哈(2 / 2)

整个北美票房直接炸了!</p>

发行院线到处都在疯狂满座。</p>

这甚至是比当初《不可能任务》还要火爆的票房!</p>

首日北美地区5200万美元的破纪录票房,刷新了之前《侏罗纪公园》的4700万,也遥遥领先《不可能任务》的3300万!</p>

奥尔维惊呆了,接到薇茨以后,跟乔徳洛一起立刻返回好来坞,在组建《兵临城下》剧组的同时,他要亲自参与学习《速度与激情》的后期推广。</p>

因为《侏罗纪公园》最终总票房输给《不可能任务》,就是因为龙哥的动作片,从头到尾的惊险刺激让不少观众反复去看,这点跟《侏罗纪公园》头炮打响之后坚挺期比较短区别很大。</p>

荆小强的电影似乎都有这个特点,很坚挺,开始口碑可能没那么爆,却能耐力十足的坚持十多二十天。</p>

总票房就很可观了。</p>

这里面固然有宫本带着焦盆电影业那种认真细致的推广工作功劳,也跟荆小强这一系讲究个吸引眼球的动作片特色有关。</p>

观众看了还回味,又去看。</p>

居然压得斯皮尔伯格接着上映的《无间行者》,首日票房居然只有2400万。</p>

这可是在他《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连续口碑爆棚,如日中天的时候,如果没有斯导的名声加持,成绩肯定就更被压倒性缩水。</p>

罗伯特的电影,又一次称霸暑期档!</p>

然后格外衬托出迪尼士这个暑期档推出的动画片《风中奇缘》开画日380万美元格外刺眼!</p>

还得到市场一片骂声!</p>

后来无数的评论都提到这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迪尼士股东们的心理防线!</p>

用卡登伯格隔着大西洋打过来噶是非的电话说,他一直都负责这种动画长片制作,因为迪尼士的臃肿机构和几十年堆积的动画师终生制成本,通常一部戏都是一亿美元左右,票房要卖到两亿才能保本,三亿小赚,如果还做了大手笔的营销推广,四五亿平账也不是不可能。</p>

这其中几千万的推广费谁赚走了,只有麦克拉斯知道。</p>

这种高投入高产出的模式下,以迪尼士的金字招牌抱住少儿传统盘,每部戏三四亿美元打底的票房,有几千万营销费用也无所谓,哪怕一部戏迪尼士没赚多少都没什么。</p>

因为几亿票房的账面好看,股票价格就会升值,这才是股东们最大的收益来源。</p>

过去一年来,准确的说就是从弗兰克意外身亡后的一年半,迪尼士的几部戏每况愈下已经很难看。</p>

谁都没想到麦克拉斯他们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推出了迪尼士第一部主打18岁以上的动画长片,美其名曰要传递对原住民的关爱。</p>

讲述了一个印第安公主爱上大嘤探险家,在她父亲想要摧毁殖民者的愿望和她想要帮助爱人的愿望之间左右为难……</p>

其实这种价值观模式在迪尼士的作品里比比皆是。</p>

小美人鱼、人猿泰山,都是在不同族裔之间跨越感情。</p>

但动物童话讲讲这个没什么,拿到人类族裔之间触碰雷点就有点茅坑里面打灯笼了。</p>

作为一个杀了无数印第安人才能获得土地建国的国度,居然敢触碰这种题材?</p>

一贯自诩为花旗文化旗帜的迪尼士也是飘了!</p>

杰斐逊为首的各种剧评家、影评家大骂麦克拉斯是不是压根儿没看过这部样片就急着推出,这屁股不正啊!</p>

荆小强看到的时候都愣住了,他甚至嗅到了二十年后ZZZQ的黑人演小美人鱼那种荒唐味道。</p>

这样的电影孩子没法看,青少年觉得三观紊乱,再遇上两部大片抢占观众,最后票房不砸锅才怪!</p>

用卡登伯格的八卦说法是,首映第二天股东们就发起了疯狂的动议,要求麦克拉斯辞职滚蛋!</p>

但麦克拉斯自恃有大股东撑腰,反而坚持这只是小场面,他有信心带领迪尼士再次崛起……</p>

可股市不听画大饼,只看业绩收益,迪尼士的股价迅速崩盘!</p>

这些日子股价一直在跌,从之前最高的33美元,跌到28,25,好歹这几美元跌幅还持续了三四个月,大家都指望新电影上映,又能像过山车那样拉起来。</p>

结果这次来了个死亡大翻转,开盘直接垮到18美元!</p>

到收盘的时候已经低于17美元!</p>

等于所有股东持有身家腰斩!</p>

市场上的散户纷纷割肉离场不跟着亏损。</p>

资本家还不疯?</p>

已经有人在传说那个大股东老钱家族开始不信任麦克拉斯,要动用大股东权利让他滚蛋了。</p>

然后在这个时候,做好了一切准备的金融大鳄终于出手。</p>

罗伯特,借钱,我要去梭哈!</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