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初号机(1 / 2)

 江夏在墨霜山亲眼见过那里的灵木傀儡。

那些用作制作低级法器的傀儡,做的很粗糙,仅仅是能满足自由活动与模式化的工作,很像是初级的工业机器人。

老江不能断定,墨霜山是不是有战斗用的傀儡,但他猜,应该是有的。

只是墨武之术已经遗失了。

就算墨霜山真做出战斗用的傀儡,肯定也不是正版的墨家武卫,也并不能配合墨者作战,顶多是遇到袭击时,用来打人海战术。

那遍布墨霜山各处,形态各异的灵石俑,也是用作同样目的。

但那明显不是老江需要的。

他追求宁缺毋滥,既然手里有正版武卫的制作方法,那为什么还要用残次品?

“咔”

机械碰撞声中,执行者机器人的左臂,被整个取了下来,这是最后一个被取出的部件,现在躺在工作台上的,就只剩下了机器人的躯干。

在旁边另一处工作台上,江夏正坐在那里,左手五根手指前端,都有刻刀,小钻机的工具弹出,正在给拆下来的机器人左臂,篆刻墨符。

在他左眼视界前方,天机墨书上的人x武卫的结构图也被移动到左臂位置,上面标注着四十六个不同墨符的铭刻方位。

呃,不要误会。

这并不是在用墨符,给机器人增加破坏力。

还远没有到那一步呢。

这才是武卫制作的第一步,给傀儡铭刻操纵用的墨符,算上左臂的四十六个墨符,这项工作的工作量,达到了惊人的三百七十次铭刻。

一个符文刻错,就会影响成品的质量,便要丢掉重来。

好在,有芯片数据规划帮忙,按照天机墨书的记载去铭刻,又有左手义体精准的“复印”,老江在这一步,不会出问题。

他制作的很慢。

第一次嘛,不但要完成制作,还要在过程中进行学习,最少得知道,这三百七十个墨符每一个的效果。

要知道为什么要在这个位置用它,而不用别的。

吃透知识很重要。

因为天机墨书在墨武篇的开头,就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凡天下武卫,没有一个是一模一样的,按照墨武者的侧重和需求不同,每一个精心制作的武卫,都会用不同的墨符组合,来达到不同的效果。

现在老江复刻的这套墨符组合,只是给新弟子用来练手的,最基本,最简单,功能最全面,但也最平庸的那种搭配。

“这充分证明了,每一个墨武者,其实也是合格的墨符大师,我原以为墨家三术是分开算的,但之前制作浑天魔方,以及制器时的体悟。

再加上现在初次制作武卫时,我才理解到这一点。”

江夏心中想到:

“这三术分支不同,但基础都是一致的,都建立在五行墨符的娴熟理解和掌握上,所谓三术的区分侧重,那是对于墨符大师而言。

对于弟子们来说,根本不存在什么分支学习蠢笨的理解,是不足以到达那个高层阶段。

这墨家学说,包罗万象,光是五行墨符的掌控难度,就如一个指尖宇宙一样,还真是官方劝退。

不适合蠢蛋学。”

老江一边吐槽,一边继续手头的墨符印刻。

还在眼前重温墨武术的学识。

按照这武卫制作的标准流程来算,墨武者得先用娴熟的机关术,寻找上好灵材,先制作出一个傀儡的原型,才能进行墨符铭刻。

只是不怎么在意材料。

木头也行,钢铁也行,根据天机墨书的记载,甚至曾经有墨武者,用上好玉石制作过咒法武卫,充分证明了墨武武卫的包容性也极强。

但这一步对老江来说,可以省略过去。

艾玛的永生会新做出的这种执行者机器人,是相当成熟的仿生设计,之前在黑手镇袭击他们的时候,就已经证明了它们在构造方面,完全没有问题。

这是废土工程机械学的集大成作品。

论起精妙与适用,完全不比天机墨书记载的武卫结构差,而且现代科技制作出的机器人,更符合老江的审美观。

他就喜欢这种透露着未来科幻气息的钢铁造物。

就像是,哪个男人不喜欢某铁人呢?那套酷炫的战甲,可是所有男人心中的梦想。

“铭刻再有一个小时就能全部完成,现在开始思考下一阶段,操纵。”

江夏任由自己的左臂继续工作,右手从桌边拿起一根香烟,点燃,在烟雾升腾中,他眯起眼睛,看着手边放着的青白玉石。

这东西,叫通灵玉。

就是墨霜山木灵傀儡们用的那种,收集残魂加以温养,并且能让其中残魂接受指令行动,因为只有这一个功能,所以这个玉的制作并不困难。

老江他们入内门的第一项工作,也就是维护木灵傀儡,同时学会通灵玉的制作方法。

它相当于一个小法器,唯一的难点,是要在五行墨符之外,再加入一个“阴符”,这个算是墨符的进阶知识。

在金木水火土之外,还有阴阳两符,组成阴五行和阳五行,让五行墨符具备更多变化,但新弟子肯定不学这个。

光是五行墨符的入门,就够他们头疼的了。

“用这个就可以代替艾玛的‘人脑数据单元’。”

安静的地窖中,只有左臂义体活动时的轻微响动,江夏看着手中的空荡荡的通灵玉,他想到:

“现在唯一的难点在于,我该怎么把灵魂和机械数据信号连接在一起?唔,艾玛好像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

她选用的方法,是试图将灵魂数据化,将灵魂直接转化为机械数据信号,以机器人为节点,进行上传下载。

啧啧,还真是简单粗暴,又意外好用。

但我

我比她幸运,在苦木境,除了科技之外,我可以求助于更神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