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北上寻曹(2 / 2)

我点头(至于这诗词怎么冒出来的,我也不清楚):“赵如不过是看着江岸的凄凉景象,想起了洛阳城罢了。”</p>

“噢,你叫赵如?洛阳人氏吗?”</p>

我摇头:“我是常山人氏,字子云。前些日子路过洛阳城,唉,那里真是凄惨呀。董卓此人真是祸国殃民之辈,大汉江山本已风雨缥缈,更被其弄得千疮百孔,难以收拾。”</p>

曹操也叹息良久:“原来你字子云!你言有理,国之不幸,出此妖孽。恨我辈不能早杀之。”</p>

我知道曹操最恨的却不是董卓,而是何进,投其所好,说道:“董卓自然该死,然而,依我所见,真正该死之人乃何进、袁绍等辈,没有一丝本事,只会搅乱朝政,祸国殃民。”</p>

果然,曹操一下子兴趣来了:“先生竟是操同道中人,何进此人果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江山如此这般,均是这匹夫所害。”我暗中偷笑,一炮打响,公子变成先生了,嘿。</p>

我环顾四周,问道:“观随公之人皆英气勃发,君可为如介绍一二。”曹操啊了一声:“操忘也。”原来跟随他的就是他的宗亲:曹洪,曹仁,夏侯惇,夏侯渊等,还有一个陈宫。其他人还好些,我对夏侯惇却是感觉非常亲切,心知肚明这必然是羽哥哥的感情。这时候的夏侯惇还没有损失一目,到也有些英气俊朗。这个样子,少了一目,是很难看。</p>

来到郡府,曹操急命人准备酒席,就请我入席就座。我笑言:“赵如年少,这饮酒一道却不甚懂得,公请自便。”其实,根据羽哥哥给我的记忆,他可是很喜欢喝酒的。不过,鉴于我女儿身的现实,酒多必有失,还是小心点好。</p>

曹操大笑:“酒乃男儿本色,子云先生还是学会的好。”</p>

我摇头:“不学也罢。男儿本色在于建功立业,饮酒嘛,能则饮之,不能则罢,无所谓。况赵如体弱,酒多必伤身。”曹操也不勉强,只殷勤相劝而已。</p>

酒过三巡后,曹操发话了:“子云先生来此,必有所教操,操愿洗耳恭听。”</p>

我也不再卖关子,说道:“赵如此来,正为君尔。我欲投效与君,不知君意下如何?”</p>

曹操一喜,又疑惑道:“操无能无德之人,怎得先生青睐?”</p>

我笑道:“如走天下,寻找明主,今未见有过君者。不为其它,只为君洛阳城中灭火之事,无民、无君之人焉能有此作为?我虽年少,智谋之士首要在于审择明主,所谓“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还是明白的。”</p>

曹操一愣:“你在洛阳见过操?”</p>

我叹气点头:“当日,我经过洛阳,正遇上董卓火烧洛阳城。见君带兵前来,命令军士救火,自己却去追击董卓,我在你身后大喊阻止,惜君未听见。”</p>

曹操看我,苦笑摇头:“我当时真是自不量力,回来后,曾有兵士提及你之事,操便后悔未能见你一面。今日再见,操甚幸。”</p>

我也笑:“当日之后,我便多方打听那带兵之人,方得知是君,如此错过,我也是无奈。从那以后,我就一直访寻君的消息,寻访多日了。”明说就是冲你来的。</p>

曹操感慨万千:“先生真看操可成大业乎?操自己也不敢此想。”</p>

我大笑:“君何必自轻。天下纷乱,是英雄正应该扶摇直上,救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何言无志乎?赵如观天下群雄,无能过君者。”</p>

曹操听得大为受用,他端酒一饮,长出一口气道:“操亦有心匡扶社稷,重整河山。然,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