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无奈收兵(2 / 2)

五天,这五天真的好难过,曹军真的是不分昼夜地攻城,可陶谦的丹阳兵也真厉害,守的滴水不漏,我们一点办法也没有,曹操也无可奈何了。我则是冲进了他的营帐:“主公,已经五天了,这仗真的不能这样打呀!您自己数数,这青州兵损失有多大?带出来的兵士已经伤亡近一半儿了,还有,药材也快跟不上了,他们可是您争天下的本钱。”</p>

曹操叹气:“真让你说对了,这里的防守实在无懈可击。算了,按我原来的安排,明日,撤离这里,顺水而下,绕过郯城,直取傅阳。”</p>

我真是没有办法了,他现在根本不听我的:“既然您已经决定了,也只好这样。对了,除了这里,我想,在其它城池,我们还是要干好攻心之策的,和攻取小沛一样。”</p>

十五天后,我们攻进了傅阳城。站在傅阳的城门口,我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不由地痛了起来。不管我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大量的伤亡还是不可能避免。虽然,屠城事件没有发生了,可逃离家园的百姓还是很多。陶谦在徐州也几年了,他对徐州的管理也算勉强可以,我们再说是来报仇,也是侵略者呀!唉,看着眼前血迹斑斑的城墙,我终于理解羽哥哥了。像他那样的一个人,怪不得不愿意上战场,不愿意看到这些场面。可我呢?既然已经踏了进来,就只有做下去,尽我之力吧。</p>

曹操坐在傅阳的府衙大堂上,正在看手中的行军图。傅阳县守自杀身亡了,曹操也感慨他的忠心,命令好生安葬了。我进来:“主公,您下一步是要攻取虑县,对吗?”</p>

曹操抬头:“不错,取虑,睢陵还有夏丘,这三个地方,拿下他们,再向北走,最后,彻底孤立下邳。等所有的地方全部为我所得后,我就不信,拿不下陶谦这个贼子。”</p>

我苦笑,唉,人不遇挫折,是不会成熟的。算了,这次你注定要回去,我嘛,就不想陪你了。想道这里,我笑笑:“主公,您想的不错。不过,如要告辞了。”</p>

“哦?你要走?为什么,还是不忍心看战争的残酷?”</p>

“不是。如是主公的谋士,战争是我不可能回避的了的,我不是这么懦弱的人。我要告辞,是北海那边的伙计来信了,让我过去。我现在的战场毕竟还是那里,不是这里呀!”我重重叹口气。</p>

“也罢,你一直随军,也是不好。一个药材商人,不可能老待在军中做大夫。你去了便是。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唉,你的胆子太大了。”</p>

望着曹操,我笑:“您还没忘记我那一击呀?主公,子云以后要是真犯了事,您杀我的时候,会把这件事情当罪状吗?”</p>

曹操一愣:“子云,操不会杀你的,你怎么会这样想?”</p>

我哈哈一笑:“看主公心情不好,开个玩笑嘛!我知道主公永远都舍不得杀我。我可是您的东方朔!”</p>

曹操苦笑了:“你呀!”</p>

我也叹气,但愿你真的不会杀了我:“主公,不说笑了。我今天看我们的士兵都很疲惫了,您还是在这里多休整两天吧。反正陶谦现在也在做缩头乌龟,他不敢离开郯城来救援这些城池。您放心在这里休整两天,一是等待一下后续的粮草,好像现在粮草到的不准时了;二来,这些士兵确实要休息一下了,连续的攻城和行军,他们受不了。”</p>

曹操也点点头:“好,就听你的。这个文若也是,粮草确实有些延误,看来运输队他们,还没跟上我们的行军。让人去催催。”</p>

我皱着眉头:“主公,粮草是大事,文若先生是不会耽搁的。我怕他是筹集困难呀,现在毕竟是隆冬季节。主公,再听我一次,一旦粮草不及,要马上撤兵,不可以耽搁了。否则,军心涣散,拿不下陶谦不说,说不定还会有其他损失。”</p>

曹操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这样,如果文若来信说粮草真的不及了,我会撤兵的。这点用兵常识我还有,你放心就是。”</p>

“唉,谁不知道主公熟读《孙子兵法》,领兵打仗是您的强项。可我怕的是您的不理智呀!您在担心我,我在外,何尝不担心您!有时候,我真不想走了。可是,不能半途而废呀!算了,我不多说了,主公,遇事一定要冷静。”</p>

曹操笑笑,不说话。我看着他,叹气:“主公,您要信了赵如,这次拿不下徐州,就回去好好休整,短期内,不要再用兵了。我故略算了算,你收降的三十万青州兵,现在已经减员近十万了。当然,原来的三十万,本身就有很多人不行。可是,照这样下去,减员多了毕竟不好。况且,兵法云:用兵切忌出师长久,久则不利!更忌频繁用兵,否则兵士心生怨气,于己不利!”</p>

曹操叹口气:“操明白。你放心去就是。”我苦笑了,心想,但愿你听了我的。</p>

我走后,曹操在二十天里,连续攻占了取虑,睢陵还有夏丘三个地方,倒是真的没有再来个屠城了。不过,在他还想进攻东海郡的时候,荀彧的信到了,明确告诉曹操,已经收集不到粮草,无法再提供军队的物资了。曹操无奈之下,只能下令退兵,这个时候,已经是194年的初春二月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