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整顿颖川(中)(2 / 2)

徐母听得很是诧异:“将军竟然如此推崇如儿?我对他可是更好奇了。结义兄长全是曹公帐下重臣,他自己却是个商人!很奇怪的做法。不过,我暂时不想离开,你既然这么说了,我也想看看曹公派来的人如何解决这颖川的问题。”这在我的意料之中的,否则,我又有什么方法能让徐母了解曹操,了解许都政权对百姓的好?要知道,徐母的态度将会直接影响着徐庶的态度。所以,太史慈躬身领命:“依母亲所说。就是我和子云也要等等看,颖川的事情必须得到妥善处理,还这里百姓一个安宁的生活,我们才放心离开的。”徐母非常满意地点头了。</p>

等我和荀彧回到村庄的时候,徐母是拉着我仔细看了看:“不错,没有受罪。”我撒娇般地笑了:“母亲,赵如还是有些小聪明的。不过,那个城守被四哥他们吓死了。”徐母笑起来了:“如果,你在这里就对他说你是建威将军的弟弟,他能被吓死?你的这种小聪明还是不要用的好。”我低头受教了:“是,母亲教训的是。不过,我真没有想到他那么胆小,本来就是想教训一下他和那个县令的。”徐母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担心地问我:“你觉得这个荀彧真能秉公执法?颖川的问题真能解决好?”</p>

我不停地点头了:“母亲放心。颖川的问题已经不是一州一县的事情了,它牵扯到曹公帐下寒门和豪门的争斗中了。子云想,如果这次我受袭击的事件不能处理妥当,必要成为双方之间矛盾激化的导火索。嘿,子云无礼,没有给母亲说清楚我地事情。我的兄长出身都不是豪门望族,基本上都是平民,三哥算是寒门学士。还有,三哥与贾文和大人关系很好,贾大人也算寒门,而他们两个都特别被曹公重视,虽然两人都刻意回避派系之争,可是他们的地位已经把自己放在了寒门的中心。而荀大人叔侄也是曹公的重臣,虽然他们也刻意回避派系之争,那荀公达还和三哥他们走得很近,可是以荀家为中心的豪门阵营还是显露无疑。现在许都政权刚刚经历了一年的战争,各个方面都需要休养生息,曹公肯定不希望看到自己阵营里出现派系之争的。颖川是荀家势力影响最广的地方,也是曹境内豪门的中心,让荀大人来处理这里的事情,即可以防止那些寒门的口舌,同时也是给豪门一个下马威,让他们收敛自己的行为。荀大人比我聪明百倍,又怎么会不懂得曹公的意思?再加上他为人处事还是很公正的,因此,子云认为如果他来,这颖川的事情一定会处理的非常好。”</p>

徐母望着我的眼光充满了赞赏:“怪不得你的手下这么服你,子义也推崇你。如儿,你为什么不出仕?以你在寿光的所为,你应该是个很能干,能为百姓做事的人呀!商人真是你自己的选择?还是你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望着她似乎洞穿一切的目光,我心虚了,在考虑了一下后,我还是决定不说实话:“母亲,商人并不是什么不能做的呀!子云认为,一个国家的富裕离不开商人的。没有商人,就没有货物的流通;没有货物的流通,国家就没有财力的增长,人们之间就缺乏交流和往来,社会就没有进步。所以,我认为做商人和做官一样都是为国尽力。况且,我在寿光和无终山所作的一切,如果没有我经商赚来的钱财,是根本做不到的,我这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吧。我对郭礼大哥就说过,三哥他们管国事,我管家事。是事情,总要有人来做。天下能当好官,造福一方的人不多,可是做好商人也来造福一方的人更少,所以赵如也就选择作了这样的人。母亲,您说我想的对不对?”我的观点真让徐母是耳目一新了,她出身书香世家,受的都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样的家教。我的这种说法,她还是第一次听到,仔细想想,却是很有道理的:“嗯,如儿所言也有些道理。”这一关过的也很容易嘛,唉,我是不是变的太坏了,先后利用了两位母亲,还有李记,好在我没有害人之心,否则,羽哥哥醒过来,非被我再气死一回不可,他和每个哥哥结拜都是真心诚意的,而我全是功利性的,嘿嘿,我还比他多了两个姐姐。</p>

荀彧和我都没有完全把握住曹操的真实意图,荀彧和我想的一样,不过,我可以完全置身事外,就是一个受害者的角色,荀彧这个判官就不好当了。在保全家族的想法支配下,他采用了矫枉过正的做法。因此,当我们来到村中的麦场的时候,血腥的场面吧我们都吓了一跳。太史慈看到我们过来,赶紧上前到徐母身边:“母亲,荀大人下令严惩作恶之徒,和那个恶奴有关的人,包括横行村里的几个保甲及其家人,只要证实了是平时作恶之人,全杀了。那些押在旁边的都是这些人的打手之流的,看来荀大人没有打算放过他们。您还是回家吧!这里太……”我打了个冷颤:“天,早知道这样,我该建议让公达来的。文若这是怎么啦?他做的是否过分了些?”</p>

曹洪过来了,也恭敬地给徐母施了一礼。我为他们介绍了一下,徐母对曹洪倒没有什么不好的表示,这让我放了心,这证明现在的徐母比起几天前,已经对曹操的印象有改观了。曹洪皱眉对我说:“子云,看来文若大人是要学习伯宁了。这样的杀法,不太好吧!我在村民中了解了一下,颖川郡的豪门仗势欺人的很多,如果都用文若处理这里的标准,死的人就太多了。我现在只怕这些豪门听说了这里的事情,会为了保命而起兵叛乱,到时候,局面就难以收拾了。”</p>

听他一说,我马上问徐母:“母亲,颖川豪门私养军士的事情多不多?”徐母把徐康喊了过来:“康儿,你哥哥的那些朋友中有没有了解颖川豪门家中军士的?让他们来给曹将军说说情况。”徐康笑笑:“这个我知道。曹将军,颖川大户养兵之事早就有之。大多数还是为了应付兵乱,有少数人家是为了显示家族势力,养的兵丁人数较多。这两年,特别是长安之乱后,到处都有乱军烧杀掠夺,颖川郡有好多地方都被乱军攻掠过,阳瞿也是。所以,这些地方豪门养兵的情况更严重一些。这也是地方官员不敢惹这些豪门的一个原因。”我和曹洪互相看看,都看出对方眼中的担忧之色。</p>

明日不能更新了,对不起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