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商讨(2 / 2)

他是管理整个内政运作的,自然说了算。而且,我明白他的意思,这次豪门大整顿后,安抚各方人士所用的政策使得今年收入减少是很正常的。可是,问题也没有他说得那么严重吧。还有,他说这些话之前,先看了看我,那眼神中的含义怎么对我有点……</p>

我的预感真灵,曹操已经接话过去了:“是呀,这赋税不足,的确困难。可是短期内想获得大批资金也不可能,你们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先获得一些资金来展开工作呀!”他边说,边看着我笑,我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两个人明显在给我下套。我装作不知道:“嘿,主公,我说了,这次改制我就不出主意了。四哥有这方面的才能,您放手让他和文若做就是了。”</p>

曹操显然早料到我有这样的反应,所以,他笑着说:“不需要你来出主意,元直也找不到钱。子云,你别耍滑头,操记得,你的药房从来没有上过税吧,现在是困难时期了,你是不是也该出点力了?”我哭着脸了:“不会吧,就我一个药房的税金,也抵挡不下吧。”曹操嘿嘿一笑:“当然不是你一家出。我想了个法子,朝廷发出筹款令,以马上要开始的战争为幌子,让许都的商人,大户都捐献些财物,你带头出面,好不好?这样,也为我宠你这个商人找个借口呀!你也少挨骂不是?”</p>

我斜眼看看荀氏叔侄,都是正正经经的样子,撇撇嘴:“主公说了算。”心不甘,情不愿的,可是总要给人家荀彧消消火气呀,这次,他们家族的损失可不小,我也知道,曹操也是用心良苦,怕我跟荀彧他们这些豪门结仇嘛!想到这里,我冲身边的荀彧做个怪样:“大财迷。”荀彧横我一眼,不说话。曹操一笑:“与文若无关,我的主意。再说,这里的人都没有你财迷心窍,你给我老实点。”我不说话了,郁闷呀!</p>

曹操看着我老实下来了,才把我打算去黑山找张燕的事情说了出来。屋里的人都沉默着,不说话,气氛一时变得怪异起来。我知道,徐庶是不会说话的,他毕竟还不太了解这些事情,可郭嘉和荀彧也一言不发,就让我感到莫名其妙了,想了想,我先说话了:“其实我这样做也很简单。这两年,张燕在我的指导下,完成了对袁绍后方的骚扰和自身的物资积累,大军作战需要的东西应该准备的差不多了。去年,我让管亥过去的时候,已经把我的设想简单地带给了他,我想,张燕应该做好准备了。现在,他也可以公开打出我军的旗号了。”</p>

曹操听我说完,他环顾四周:“子云已经安排好了这些,他那天跟我说起的时候,我没有马上同意,就是要让你们说说,此行可否?”郭嘉不再沉默,抬头看看我,对曹操说:“我不认为可行。这一,张燕军的战斗能力我们都不清楚,张燕自己的作战能力肯定不行,当初被吕温侯率百余名部属就打得他无招架之力,可见一斑;这二,真正打起仗来,不是说说就能行的,子云从来没有带兵打仗过,以前也就是出出主意。高擀在并州也经营了许多年了,再不济,也是带兵出来的人,子云没有做作战经验,对上他,张燕又没有什么作战能力,胜负之数太难把握。”</p>

荀彧接过话就说:“不错,我同意奉孝的话,子云此行大为不妥。主公担心的也不错,你的身份不能暴露,隐身在张燕军中,只能背后出主意,不能正面指挥,就算你厉害,也只用的上一半的力气。钟太傅他们不会听了张燕的,主公也不可能强行命令长安方面的人听张燕的指挥,这将令不能统一,你如何应敌?阎柔的事情现在更是你的一厢情愿,他能否马上归顺,也是未知数。此行果然太过冒险。”</p>

徐庶这个时候也明白一些了,他望着我问道:“子云,你的计划中,到底是你和张燕为正面攻击部队,还是那个阎柔的部队为正面,你做配合?”我笑笑:“让阎柔直接出兵攻击并州军,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我有把握阎柔能归顺,却也知道,让他攻击袁家是不可能的,毕竟袁绍待他也不薄。我想的是他可以公开表示归顺了我们,那并州北面的势力就不会再和高擀连接,就防止了高擀北上借兵或者逃逸。”</p>

徐庶啊了一声:“这么说来,你此行变数太多。你不能公开露面,张燕就一黄巾军头领,没有什么能耐,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你没将,没兵不说,还没有控制大局的身份,这种仗,怎么打?摆明了必输无疑。”</p>

我听得头都大了,一片的反对之声。我也知道,他们说的都有一定道理,可是,袁绍死后,袁家内乱,大家都忙着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他们是不会看顾高擀这个妹夫的,这个时机多好,不利用真的可惜了。按按自己的太阳穴,我说道:“这些我都知道。问题是袁绍兵败身亡是肯定的,他一死,邺城之中,他们袁家兄弟阋墙的好戏上场,各方面的人都忙得很。而主公想要马上挥兵北进,也不太可能,因为那样一来,势必要袁家兄弟暂时联合起来,对抗我军。这种情况下,主公只能暂时休兵,陈兵黎阳附近,寻找北上邺城的机会,根本没有时间和功夫顾及高擀的并州的。如果高擀也率部前往邺城,劝和袁家兄弟,共同抵挡我军,那我们要拿下袁家,就要多费时间和精力了。所以,我就是想能借着袁家兄弟内讧的大好时机,先收拾了高擀,拿下并州,这对我们尽早一统北疆,大有好处。”</p>

</p>

曹操盯着眼前的案几不说话,大家也不再说话,因为我说的有道理呀,这样难得的机会,不把握住,肯定后悔。我想他们心中也被我说动了,只是还不能确定胜负之数罢了。果然,曹操抬头看我:“子云,你依靠张燕的队伍拿下高擀有多大把握?”我想了想:“不算太大。我也实话实说,第一,我方的弱点很明显,就是三哥他们说的,我没有实际的掌控权,对于战场上的变化处于劣势。第二,我还真没有带兵打过仗,的确没有经验。张燕和管亥的个人能力也的确不强。不过,我也有自己的优点:这一,我在暗,敌在明,我了解他,他不了解我;这二,高擀是孤兵作战,没有外援,心理压力比我大,自然信心会不足。”</p>

我的话说完,荀彧马上反驳:“这弱点明显,优势不在。至少,高擀现在的实力明显高过张燕。他没有外援,你更没有,主公这边不可能派兵北上,穿越袁区去支援你,长安之兵守城勉强,攻击无力,阎柔出兵又不可能,怎么算,你都没有任何胜算。”所有的人都在点头,我这次是彻底地孤立无援了。</p>

唉声叹气了半天后,我终于松口了:“这样好了,我暂时不去,等到有阎柔确实的消息后,再说。”所有的人都长出了一口气,要让我服软,还是有点困难。这个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贾翊突然开口了:“明公,要不让我去。”我差点没有反应过来,直愣愣地看着他。</p>

曹操也是一愣:“文和,你去?”贾翊点头:“是。子云说的有理,这个时机不能把握住,实在可惜。我去,比子云去强。”我马上反对:“不行,你去还不如我去。张燕不会听你指挥的。”我说的可是实话,虽然,我也相信他的计谋厉害,可是他一个半大老头子,又没有我的武艺,去了比我危险的多。</p>

贾翊毫无表情地继续对曹操说:“文和名义上也是冀州牧,我可以公开以州牧的行文要求长安之地进行配合,张燕也要听了我的命令。我比子云多出不少征战的经验,处理多变的战场情况比他也熟练的多。我去,至少有六、七分把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