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迁都之议(下)(2 / 2)

徐庶想了想:“找出原因,给与救治。”</p>

“对,是要先找出原因。可是,如果这树的病因是根部腐烂,无药可救了呢?”</p>

徐庶不说话了,我接着说:“如果是这样,就只有一个方法,拔掉它,推倒它,重新栽一棵树。四哥,如果一个人家的房子破烂到了无法维修的地步,就只有推了墙重建一座宅院。其实,没有人愿意轻易去改换门庭,要把原来的地方,原来的人全部换了,除非迫不得已,没有人愿意去做。弟也不是一定要这样做,再说,这个决定权也不在我这里。我去洛阳修建宅院,真地是做先期的准备。不管主公的决定是什么,洛阳,这个天下中心的地位都是存在的。把我们的中心放在洛阳,是用兵天下,治理天下最佳的地方。所以,不管以后谁问鼎中原,主持这个江山,定都洛阳,都是必定的。”</p>

徐庶不再说什么了,他明白我说的都是事实。我也清楚,要他完全把思想转变过来,别人是不能强迫他的,让他自己慢慢来好了。程昱这个时候也说:“元直,很多事情不要想那么多。我们只要认准了自己该干什么,干好就是。其他的事情,不是你我能决定的,也不是子云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的。当然,我也赞同子云对洛阳此处的分析。你先去做一些准备工作很好,至少,此处也应该重建起来。”</p>

他的话很对,我们这些人无论怎么做,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在主公身上,在真正的权利掌握者身上。荀彧就是看不透这一点,才会陷入两难的境地。看看徐庶,我想着荀彧就叹气:“还是仲德先生说的对,做臣子的,只能安于本分,其他的不过是个建议。说实话,也只有主公这样的人,才允许我这样说,否则……唉,这些事情就不说了,反正兄长们的宅院我会尽心,你们自己就不用操心了。到时候,有你们住的地方就好。”</p>

郭嘉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眼看天。这个时候他发话了:“你终于把这句话说出来了,再不表态,憋死我了。老八,你也知道,我家里人多,你可用心点,地方要选好,房子要建多点,花园要漂亮,对了,像温侯那样就行,也别太豪华了。主公不让大家过的太奢侈。”</p>

</p>

我差点被含在嘴里的一口水呛死:“咳,咳,咳,咳……我说三哥,温侯那宅子花了多少钱呀?你想吃穷我?我可告诉你,你别想这好事,有你住的地方就成。哼,你以为我不知道?主公刚赏赐了你百亩良田。哼。”</p>

程昱大笑起来:“每次跟你们几兄弟在一起,我总能笑出来。我一直后悔早生了几十年,否则,也做了你们的兄弟,该多舒服。”</p>

徐庶也笑了起来:“只要有子云和士元在,总能搞笑。三哥也很长时间没有这样高兴过了。不过,子云在外也不容易,他还要养活寿光很多的老弱之人,大家都不要贪心了,凭子云去办吧。子云,你也量力而行,不要亏了自己。”</p>

我冲郭嘉做一怪脸:“亏你还是三哥,还没有四哥心疼我。四哥,你也放心,主公说了,让我把牧马场和铁器作坊全交给你和董昭,以后,那里的所有开支,我都不管了,充公了。这两处节约下来的开支,足够我在洛阳修建我们的宅院了。当然,这个事情也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所以,我也要赶快南下江东和荆州,大力发展我的生意,多赚钱才是。”</p>

郭嘉冲我一笑:“算了,看在你小的份上,不为难你了,随便你去办吧!对了,那两个孩子,你准备怎么办?袁谭和袁熙都有儿子,你又想怎么处理?”</p>

我摇头叹气:“审宁姐弟,我准备带他们走,送回我的家乡常山郡去,家里有几房兄弟,有人照顾他们。以后,就当个平民百姓算了。至于袁绍的孙子,我不可能去管,生死由凭天命吧!其实,乱世之中,豪门子弟还不如平民百姓的命好。恨生帝王家,就是这个意思。”</p>

郭嘉连连点头:“正因为这样,你才给我说了保全后世子孙的法子。反正子云你要注意,你愿意发善心,做善事,我们做兄长的都你。可是,你自己要把握住,不要因为这个,影响了你自己,甚至家族,明白吗?”</p>

我当然明白这些,兄长们因为我这个样子,特别是和孙策他们的关系,操了不少的心。三哥提及袁绍的孙子,实际上是暗指孙家的子孙。可惜,我就是明白他的意思,也管不住我自己的心,孙策和周瑜后代的生死,我肯定会插手。眼下,也只有模糊答应着,不能让兄长们为我担太多的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