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制取青霉素的难度(别再喷我为什么连青霉素都生产不了)(1 / 2)

 PS:转自贴吧</p>

为什么我说个人不可能呢?别的东西先不说,就说生产量你就不一定能达到</p>

首先最最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拿到高产菌株。现代高产菌株的产量是最早弗莱明发现的青霉素菌株的20000倍以上。现代菌株是由紫外线诱变产生再筛选得来的,每个公司基本上成熟的菌株都是保密的,你能拿到吗?</p>

</p>

如果是想靠自然突变种,最好的自然突变种来自美国一个农场腐烂的哈密瓜,产量大致上是弗莱明最早菌株的200倍。</p>

而弗莱明早期制取青霉素用作临床实验时,每个月才能生产出给1个病人使用1次的用量(1万5千单位)。为了讨论方便,假设咱们的安全点里就和弗莱明的实验条件相同(实际上大多数安全点是不可能达到的#(滑稽))</p>

根据1943-1944年的研究,青霉素治疗淋病双球菌需要24-48小时内给药10万-15万单位(治愈率95%);治疗arthritis, peritonitis,或其余系统性疾病需要每日给药10万-20万单位,持续5-7天。</p>

我就先一般性假设你准备生产的青霉素主要被用于治疗一般感染,每治好一人,共需消耗30万单位。(这消耗量已经很低了,因为还有抗药性的存在)</p>

假设使用了自然界中的最好菌株(200倍),那么每月能生产300万单位,只能治疗10人。注意!这可以说是早期工业化生产青霉素的水平了,小团体如果专攻这一方向可能还能达到,个人每个月能有一人量就强无敌了。为什么呢?咱们继续说</p>

生产青霉素有几大难点,咱们就大概说一下</p>

无菌</p>

有人看到这里估计要怼我,青霉素不是杀菌的吗?灭个屁啊?因为青霉素主要针对细菌,对它的同类真菌杀伤力很小。许多有害霉菌可以和青霉菌共生,它们分泌的真菌毒素有些具有很大毒性。更坑爹的是很多真菌毒素还十分稳定,加热至180摄氏度也无法使其失活(比如一些毒蘑菇的毒素)。所以不是从单菌落长起的青霉千万不要乱用,之前那个楼主的核桃嘛…………如果用他做菌株,绝对是凉了。而青霉素菌是典型的好氧菌,对氧气需求量极大,因此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不断通入空气,对此,空气必须做到灭菌处理。这在安全点里如何做到?</p>

温度、湿度、pH控制</p>

青霉发酵需要温度控制在20-24摄氏度之间,相对于温度来说,发酵的湿度不太重要,pH则是另一个重点,青霉的最佳生长pH为6.5,一旦超过8很容易死亡。然而青霉的代谢产物属碱性,因此发酵装置内的pH值上升很快——早期的一个生产探索方向是稳定培养液的pH值便于长期生产,但这个努力可耻的失败了。</p>

因此普遍采用的是短期生产法:发酵开始后不控制pH,只是监控pH变化,至pH=8时,结束发酵。这点和许多药品的长期连续生产是不同的(也显著提高了成本)。通常情况下,发酵第2-3日时开始有青霉素产出,持续4-5日后pH值到达界限,整个期间一共7-8日。这段时间可不能说太短,还得分出宝贵的劳动力去看管着#(啊)</p>

而且,我查到的发酵培养基里有这些东西</p>

1%葡萄糖溶液</p>

80%酒精</p>

1%乳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