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观摩会操(2 / 2)

锦衣当权 长风 6734 字 2019-09-18

“那倒不至于,本官就是带着眼睛去看的,至于他们干什么,跟本官有什么关系?”

“说的也是,这事儿他们主动邀请的,不是大人您自己主动要求的。”

“兴公公,这潘将军也邀请你了,你去不去?”孟岩问道。

“我,还是不去了,我这身体水土不服,需要休养,边军杀气太重,我怕是吃不消。”

“也好,不强求就是了。”孟岩点了点头,“本官来大同是查案来的,现在,我们手中掌握了一些证据,还有一些关键证据正在收集,这一次办案涉及的众多官员,所以,咱们办案要更加严谨,细致,不冤枉一个好人,但也不能放走一个坏人,明白吗?”

“兴公公,你说呢?”

“孟大人说的非常好,咱家非常赞同!”兴安点了点头,他是来监督孟岩办案的,只要他不做出格的事情,他是不会随便干预的,何况,他对孟岩的手段还是很欣赏的。

“这一次办案,本官要改变以往的办案手法,我们不随便抓人,改为约谈,但凡涉案人员不管是官、民还是商人,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其违反朝廷律法的,都用这种方法。”

“约谈,大人,我们谈什么?”江羽问道。

“谈他们自己知道的,可以是案件的线索,可是举报,也可以是自首,总之跟走私有关的事情都可以谈!”孟岩道,“约谈的内容不作为口供,我们还要为谈话者的内容保密。”

“不作为口供,那还谈什么?”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有关案件的线索好证据,一件案子要办成铁案,需要一条完整的证据链,口供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人的口供总会下意识的说成对自己有利的一面,特别是对自己的犯罪事实,所以口供的可信程度在证据链中是最低的,需要强有力物证来佐证,你们以后办案也要记住这一条原则,轻口供,重实证,没有实证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武断的下判断。”孟岩郑重的道。

“大人说的不错,很多冤假错案都是因为屈打成招或者主审官员臆测,这个下官深有体会!”马蔚然激动的说道,他当过十年的县令,干过基层审讯判案工作,最有心得体会了。

“那有直接证据的,是不是可以抓人?”郭小超问道。

“犯了朝廷律法的官员自然要抓!”孟岩郑重其事的道,“但怎么抓,如何抓,必须由我来定。”

“下面进行一下分工,由于我们是临时衙门,办完事儿走人,所以,不需要那些常设机构。”孟岩道。

兴安嘴唇哆嗦了一下,没有开口,很显然孟岩这么做是违反朝廷规矩的。

可他说的也有那么一定的道理,本来连巡察使这个官儿都是临时设置的,皇帝在圣旨中也没明确说让孟岩怎么干?

没有先例,自然是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只要不犯大的原则错误,案子办漂亮了,皇帝满意了,谁还能说什么不成?

“行动组,郭小超任组长,张冲任副组长!”

“是!”

“约谈小组,马蔚然、江羽任副组长,组长本官亲自兼任。”孟岩继续道。

“下官遵命!”

“情报以及对外联络组,组长兴公公,副组长曲封。”

兴安有些讶然,自己居然也有职务,迅疾明白,孟岩这是给他一个头衔,分一点儿功劳给他,只要他不插手办案,胡乱指挥就行了。

当然,这里面是不是有别的意思,就不知道了。

不过他倒是坦然受了,被人利用,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如果连利用的价值都没有,那就可有可无了。

“证物以及法医组:组长葛通,成员有葛英、刘全等人。”

“后勤组,组长姜峰,主要工作就是保障大家的吃喝拉撒。”孟岩最后宣布道。

“大人,我们是不是得找一个办公的地方?”马蔚然建议道,“还有,我们还需要一个拘押室。”

“孟大人,咱家有一个建议,不知道孟大人可否采纳?”兴安突然道。

“兴公公请讲?”

“雁归楼始终不是久住之地,而且也隐秘,不如咱们搬到那监察御史衙门去?”

“哈哈,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本官也是这么想的。”孟岩哈哈大笑一声。

“原来孟大人早就想到了,咱家班门弄斧了。”兴安也为之一笑,自嘲道。

“姜峰,这事儿还要劳烦你,先去一趟监察御史衙门,该打扫的,打扫,该置办的置办,本官只给你三天时间,能不能做到?”

“请公子爷放心,姜峰定然将这件事做的漂漂亮亮的。”姜峰拍着胸脯保证道。

一般衙门都是前面办公,后面是官宅子,这就是流官制的一通特色了!

流官制度是为了限制当地宗族势力,也是为了防止贪腐,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咱们会在大同待上两三个月吧,你照这个时间采购粮食。”孟岩继续道。

“好的。”

“另外采购一批纸和笔,这个下面用的着。”

“各组先草拟一个采购清单出来,交给本官,集中采购,这样也节省财力和人力。”

“是,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