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宿篇——第八章 事倍功半(1)(2 / 2)

义之传说 梦凝小筑 0 字 2021-10-03

“啊,怎么会这样?”</p>

就在关羽撤军之时,因为未明荆州情形,并没有想到事情会不可收拾,因此下令徐庶和太史慈守住襄阳,待他杀退吴军再作处置。关羽前脚离开,曹操马上带大军南下,包围了襄阳城,为了徐庶和太史慈,他也不顾自身辛苦了。</p>

大军将襄阳围困了数日后,就如赵羽所想,虽然大军围而不攻,可城中百姓早就惊慌失措了。局势越发紧张,徐庶和太史慈不知道荆州已经易主,形势不明的情况下,只好商量由太史慈突出重围,想办法去搬救兵,至少弄清情况。</p>

他们可不知道曹操早有准备,他之所以命令大军对襄阳城围而不攻,就是在等他们突围,生擒二人。太史慈一出城,就落入圈套,老办法,绊马索加陷马坑,太史慈没逃过宿命,掉进了陷马坑,被活捉了。活捉了太史慈后,曹操立刻派人在城外大喊太史慈被擒,荆州已经被东吴拿下,此处已是孤城。城里一听,马上就炸锅了,当天晚上,就有兵士打开城门放魏军入城,徐庶则被反叛的人绑了献给了曹操。</p>

“子玉,”孙权顿了一下,看了赵羽一眼,才苦笑说:“曹操没杀你的兄长,却囚禁在身边……”</p>

赵羽一听就明白了,曹操好不容易捉了他的兄长,这样香的鱼饵正好用来钓他这条笨鱼。曹操的主意打的不错,如果赵羽还在成都,得到消息一定会去救人,甚至会自动送上门去换两位兄长的性命。可惜,曹操万万没想到赵羽会被东吴所擒,如果他知道赵羽成了东吴的阶下囚,恐怕又要头疼了。</p>

想着两位兄长的处境,赵羽心里虽不是滋味,却也毫无办法,他必须先把身边同样处境危险的甘宁救出去,不知道孙权肯不肯放人,他可是想得到甘宁。想到这里,赵羽看了孙权一眼,却看到孙权一脸的复杂表情,赵羽苦笑了,孙权拿自己也有些难办:“仲谋,你想如何处置我?”</p>

孙权苦笑,虽然你喜欢直来直去,可这样问话……唉:“羽弟,你我数年未见了,我们先略述别后之情如何?”</p>

赵羽微微一笑:“好,我明白仲谋的意思了。你不用为难,我虽不会降你,却也会听你安排。”</p>

“嘿嘿,嘿嘿……”孙权尴尬地一笑,不再说下去了。</p>

赵羽假装没看见孙权的尴尬,淡淡地说:“仲谋,我昨天所言句句真实,你还是多考虑一下。没有别的事情,我先回去了。”</p>

孙权急忙挽留:“哎,子玉,你先用饭,我命人为你安排住处。”</p>

赵羽翻翻白眼:“仲谋,我能吃的下?再说,你为我安排单独的住处,我兄长和关将军怎么办?我还是回去等你最后决定了再说。”</p>

孙权无奈,也只能让人把赵羽送回牢中。等他回到牢中,三人的目光都射了过来,关羽眼神极其复杂。赵羽回到甘宁身边坐下,才对关羽言道:“孙仲谋尚在犹豫,想是还拿不定主意。不过,羽料其一定会放将军回去,将军还需耐心等候。”</p>

关羽看着赵羽,研究了半天方才言道:“赵子玉,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说你忠于主上,你不出仕不效力,交友还不分敌我;说你不忠于主上,你又不降任何一方,甘愿在曹操和这里做囚徒;说你是胆小,你为救朋友又多次只身犯险;说你谋略天下少有,你又出些主意让人捉摸不定。我实在看不懂你。”</p>

赵羽没想到关羽竟对他有这么多想法,不由地笑了:“我哪儿有那么多名堂,只是贪玩而已。我想当一个局外之人,却当了笨蛋。主公,这个称呼对我来说,很可笑,人凭什么要分成三六九等,凭什么有人可以高高在上,有人就只能躬身为奴?我恶心这种制度,所以不想参与进来。至于你说的忠和义,全凭心尔。然而,我对子龙兄长有誓言。他要效命刘公,我自然不能再为他人效力。交友,羽待人以诚,人自如此待我;关将军心中有敌我之分,赵羽没有。同为中华大家族,内部争斗已经是人间惨祸,还要说什么敌我,可笑之极。至于说赵羽满腹计谋捉摸不定,可笑,我又无心去争天下,满腹计谋要来何用?捉摸不定是你们愿意捉摸,与我何干?至于你说赵羽为友只身犯险,呵呵,将军熟读春秋,难不知‘义之所在,虽斧钺加身,千万人阻拦,吾独往也’这句话?为一个义字,古今多少英雄不惧生死,趋之若慕,赵羽又有何特殊之处呢?况我与将军相比,还差得远!”他这最后一句有些嘲讽,关羽可是千古圣人,忠义典范,岂能拿来相比。</p>

关羽听的脸上一红,低头不语。</p>

甘宁则哈哈大笑:“子玉讲的好。宁此生能与子玉结为兄弟,真是上天给的福气!”(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