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篇——第十一章 岁月无情(4)(2 / 2)

义之传说 梦凝小筑 0 字 2021-10-03

贾诩道:“这也有可能。魏王心思甚密,他既然要保子玉性命,必不让你有所伤。我们恐是多虑了。”</p>

张辽听他们说了半天,终于明白了他们在说什么,赶紧劝道:“这等事,我们少说为是。”</p>

赵羽冲他笑笑:“二哥,我只是担心四哥他们会被拖累,并无其他想法,我们不在曹公处提起这些事情,你放心吧。”张辽点头。</p>

看看已经是中午了,伺候的人过来请示如何安排饭食。赵羽摇头,说是没了胃口。</p>

贾诩笑道:“昨日真是被子玉吓着了。你吐血吐得好厉害,仲康急的直跺脚。是他将子玉抱回来的。”</p>

赵羽也只有苦笑:“仲康力气好大哟。”</p>

张辽笑:“仲康力气是不小,否则怎有虎痴一说。”三人大笑。</p>

笑后,赵羽望着张辽道:“可惜与兄一别,不知何时再见?我真是舍不得兄长。”</p>

张辽握他的手:“子玉说过,兄弟之情贵在此心。这些年,你我天各一方,也不曾费了你我之情,况以后我们还可常常见面。”</p>

赵羽点头:“我明白。”</p>

贾诩沉思道:“如今,江东与蜀地不和,孙权一时间也不会再动合肥的脑筋。待我回禀了魏王,留文远在此可好?你兄弟也应该多聚聚了。”</p>

到了下午,曹操到底不放心,亲自过来探视,见赵羽气色还好,才算放心。他又告诉赵羽,张辽可以再留一段时间,因为孙权刚刚向他示好,还劝他废除汉献帝,自己登基,故此,南边暂时不会有战事发生,张辽也可以在邺城多留一段时间。</p>

赵羽听了曹操的话,微微一笑,问曹操:“您何不听了仲谋的话,就当了这个皇帝也不错。”</p>

曹操摇摇头:“难道真要我做什么汉贼吗?这么多年了,我也习惯了,随便他们吧!”</p>

“唉,曹公,皇帝也是个庸才,早晚要完蛋,您何苦守着一个不能当饭吃的名声苦苦支撑?再说,嘿嘿,您真没这个心思?”</p>

曹操苦笑:“皇帝,这不是一个好听的称谓。唉,我当初是上了文若的当,什么中兴汉室,那是我的一相情愿。到后来,也没有回头的余地了,只好做下去。”</p>

“羽明白,您说的是董承的事情。倒也是,如果您不杀他们就好了,直接将他们和小皇帝赶回洛阳好了。呵呵,你该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嘛!”</p>

赵羽的调侃并没让曹操生气,他是苦笑连连:“当时我有子玉就好了。”</p>

“非也,当时公正在气头上,恐谁的话也不会听。”赵羽很了解地给曹操下了结论。</p>

“恐正如子玉所想。”</p>

赵羽哈哈一笑:“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以前的事,事后来说,都是头头是道,焉知身临其境时,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眼下,您的心思我也明白,可是,您下手也太狠了些。”</p>

曹操沉默了一下,苦笑:“我并不是不心痛文若之死,可是……”</p>

“他在,就阻挡了您前进的脚步;他在,您的后人就无法再进一步。曹公,文若先生的死既是您在排除障碍,也是您在坚定信念吧?”</p>

曹操点头:“子玉,你信不信,虽然我有暗示,但文若可以选择不死,我不会狠心一定要他死。你也说对了,如果说文若死前我还有些犹豫的话,他死后,我一点顾忌也没有了。你说我狠心也好,说我毒辣也罢,很多事情,杀戮虽狠,却是解决问题最直接的手段。子玉,你不在我的位置上,不明白有时候杀一人能救万人的道理。我知道,在你看来,很多人都不该死,比如华容道那些小兵。可你有没有想过,他们不死,其他人马的损失就大,我也有可能不能安全撤回。一旦……那死的人岂止几百上千?操不是善类,可也不是嗜血之徒。你可曾明白,对于这些人的死,我虽不后悔,可也心痛。”</p>

以杀止杀?用少数人的死换取多数人的生?赵羽苦笑:“我的确没有想明白这个道理。记得第一次和孙伯符见面时,程普老将军也说过以杀止杀的话,我一直就不认为他说的对。可今天,怎么觉得您说的有点道理?”</p>

曹操呵呵一笑:“子玉太过心善,想问题也太看重表象。当然,我不否认,早期争斗中,操是狠心杀了不少不该杀的人,留下的恶名也真不少,后来虽有感悟,然,好像已经晚了。子玉,我与你不一样,你可以只顾及自己的感受,我要负责的不仅仅是我自己的性命。所以,你无法理解我的难处,我也不会怪你。相反,如果早二十年,你能来辅助我,我会听取你的意见,少犯一些,呵呵,你看不过去的错误!”</p>

赵羽沉默了一下,苦笑:“早二十年,你能听一个稚子的话,放弃你认为正确的事吗?比如徐州的屠杀、官渡的坑俘?曹公,人都要经过许多岁月才能认识到以往的错误决策,而岁月是无情的,过去的永远不能挽回。或许,羽在二十年前辅佐你的时候,你会少杀一些人,少做一些事,但也不排除您根本不听羽的话,反而羽会因为这些惹恼了您,被您所杀呢!其实,您根本不该在乎我的观点,而应该倾听天下人的呼声,想想身后人的评价。”</p>

曹操放在膝盖上的手渐渐握成了拳头,又慢慢伸展来,如此几个来回后,他哈哈一笑:“对,子玉说的不错,岁月无情,是操想的太多了。既然做了,何必再去想那种如果。天下人的口舌又如何,身后人的评价又能如何?反正,操不是王司徒,容不下一只史笔,由他们去吧。”</p>

赵羽摇头苦笑,对于曹操这种枭雄来说,要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比什么都难。即便如此,赵羽依然还想打击曹操:“曹公不会因为天下人的口舌而改变自己,那么,为了您心中的目标和信念,您狠心要了那么多人的命,比如崔大人,这点,我就难以理解了,按您的逻辑,崔大人不是阻碍您的绊脚石呀!”</p>

曹操叹口气:“他不会阻碍我,却会阻碍子桓。子玉,崔琰对子桓他们的影响太深,他的故吏门生也太多,河北世家在这里举足轻重,我不得不为子桓多考虑一些。反正,我杀人杀的不少,这个恶名就再多担些,也无啥区别。”</p>

赵羽倒吸一口凉气:“原来您杀崔大人和杨祖德他们,竟然是为大公子扫清障碍。曹公,您,您……唉。”</p>

曹操长出一口气:“老子把恶事做完了,儿子总好过些。算了,不说这些了。子玉,随我去铜雀台吧,我还有一个惊喜给你。”</p>

赵羽也在叹气:“造化弄人,岁月无情,人总要回头去看,才知道当初的很多决定不一定正确。可是,人无法去走回头路,如果有来世,如果还能再来一次……呵呵,羽不得不说,我真有福气,能获得曹公一贯的青睐。”(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