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合理的税收制度(1 / 2)

 当然了,这并不代表朱慈烜他不种桑树,不养蚕吐丝了。</p>

桑树可以种,但绝对不能够在上好的水田里面搞这玩意,浙江多山,山地里面种上桑树,而水田里面,只能够种粮食。</p>

毕竟,作为当下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p>

大明的人口数量忒多了,即便是能够从海外运粮,可事关粮食问题,必须得做到自给自足!</p>

当然了,朱慈烜也不打算就此废掉他们大明朝的丝绸生意。</p>

可以跑到别的地方种啊——比如说隔着个海的台湾!</p>

台湾的可耕作面积,开垦出来,少说也有一千五百万亩!</p>

按照计划,朱慈烜这一回是不打算大开杀戒滴——垃圾都有他的用处,何况是个人呢?</p>

全浙江上下,抓个十来万人口的士绅流放犯,再配合上南直隶那边抓的东林乱党们。</p>

抓个二十万,应当不成问题吧?</p>

把这二十万人,统统打包到台湾那边,让他们开垦荒地,然后再替朱慈烜种桑树,养蚕宝宝,煮生丝。</p>

届时,在浙江,亦或者是台湾等地,开办几家织场,然后做丝绸生意,甚至,连织场都不用开,直接的让江南织造局的人去干活就是了。</p>

……</p>

“大明万岁!”</p>

“皇上万岁!”</p>

“燕王万岁!”</p>

“分田分地万岁!”</p>

三天后。</p>

海宁县城外的田地里,伴随着群众们那阵阵的欢呼声,朱慈烜走在海宁那肥沃水田的田垄上,两侧的道路上,是一个又一个面带激动,满脸喜跃的浙江百姓。</p>

浙江的百姓在原先,对咱大明朝肯定是不满滴——朱元璋他老人家看浙江人不顺眼,因为当年浙江人是跟着张士城混的,一直在跟朱元璋他老人家做对,所以老朱称霸天下后,一直瞅浙江人不顺眼。</p>

然后给浙江人定了个比较高的赋税!</p>

而这也导致浙江人看咱大明有些不太顺眼。</p>

但在当下,海宁的浙江人氏,却已经将当初对大明朝的不满,给抛之了脑后,一个个甭提有多拥护咱大明。</p>

浙江人口是比较多的,有往年间有一千七八百余万人口,当然了,得益于崇祯年间的天灾,眼下的浙江人口数量,下降了不少,现在估摸着也就是一千五百万左右那样。</p>

不少了啊!</p>

由于浙江本地有三百多万亩的官田,所以,扣除官田后,浙江的田亩数量,大抵是在两千六百万亩,也就是说,一人能够分得田地,应当是一点七亩。</p>

当然,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数字——浙江还是有一小部分的自耕农,小地主的!</p>

朱慈烜还不至于对这些人下手——这些人的田地,十有八九是一点点积攒下来的,其中也不会有大奸大恶之人。</p>

所以,实际上每个人能够分到的田地数量,也就是一点三亩左右!</p>

听起来很少是吧?</p>

但江南地区的水田,哪怕是下田,一亩地的价格,至少得奔五十两去!</p>

也就说,一个三口之家,此番从朱慈烜这分田分地,获得的财产,至少也值一百多两银子。</p>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说他们能不拥护朱慈烜?</p>

能不拥护大明朝?</p>

朱慈烜走在田垄上,此刻,正朝周遭的百姓们笑着道。</p>

“乡亲们啊,这地是分给你们了,不过,本王可要把话说在前面,分给你们的田地,不能够种成桑树,必须改种稻谷,桑苗只允许在山地种植,二十年内,私自改种桑苗者,一律没收其土地!”</p>

“另外,所有田亩,现在分给你们,但不属于你们!”</p>

“三年内,每年需要缴纳三成的租子给朝廷,缴纳满三年后,土地便归你们所有!”</p>

“到时候,便可以到衙门去领取地契,届时,这田地就归你们所有了!”</p>

“当然了,本王在此,可有一件事要告诉各位乡亲们,我大明立国,近三百年之久了,只此一回,也只此一例,会在民间分田,从今以后,这种机会,几乎不会再有,所以本王要告戒尔等百姓,千万不要想着,便是自已吃喝玩乐,把土地给败光了,将来朝廷还会再给你们分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