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水陆并进(2)(1 / 2)

 李方民来到战防炮前,用手比划道: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pak战防炮的身管和膛线实际上并未赋予弹体有效的旋转和正确的飞行方向,同时炮射榴弹的另一大缺点是,炮手只有绕到炮口处才能进行前方重新装填,这就不仅要求炮手必需具有非凡的勇敢献身精神,在堡垒内还好得多,在野战或者巷战条件下,在敌密集火力扫射下,进行第二次射击的机会几乎是微乎其微,而且该炮可执行多种任务,而不仅只限于打装甲车辆的单一任务,这真是个非常不错的家伙,小日本的坦克在它面前就跟纸糊的一般,一炮就一个窟窿。

高飞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此番日军战车若进攻我陆上防线可就仰仗诸位了,到时候多给我点几堆篝火看看。

正在这时,有人高喊道:左前方三十度,一千八百码出现战车

高飞知道这一定是海军方面的观察员,否则不会使用海军瞭望观测术语定位

与此同时,已经抵达武汉的蒋介石有些寝食难安,他是于十二月四日才被迫离开南京的,可以说德国方面的调停的最后一丝希望已经破灭了,陶德曼大使无功而返,正如他所说一般,牺牲以到最后关头,和平业已绝望无期,亦有战斗再战斗,在抗战中赢得民族之新生,抗战建国

似乎一切相关人等都尽了力却又好像并没有尽力,前线纷乱的战报和情报让蒋介石面前一片雾水,糟糕透了的情报系统几乎成为了中队的致命弱点,日本人是睁着双眼挥舞着锋利的刀刃,而中国人却是闭着眼睛赤手空拳对敌,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没有情报的支持何来战略部署的方针要知道战略战术的部署与实施最离不开的就是情报的支援与相应的配合,所以蒋介石对成立不久的军统局寄予了厚望,面对日本人无耻的一次次的欺骗与拖延之术,一心总想准备好了在与日本决战的蒋介石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了:日寇辱我甚之,此仇当予国仇同恨。

之后,蒋介石并没有歇笔的意思,而是继续写道:当不惜任何牺牲以提高我国家与军队之地位与声誉,亦为我革命转败为胜唯一之枢机,入南京能多守一日,即民族多加一层光荣,如能再守半月以上,则内外形势必一大变;而我野战军亦可如期策应,不患敌军之合围矣

蒋介石在用心书写这份手谕之际,哪里想到信誓旦旦要与南京共存亡的唐生智早已逃之夭夭了,南京此刻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剧烈的逆转,守军兵败如山倒之后,为了一线生机只能在下关扼守一道并不存在的防线与尾随追击而来的日军进行连场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