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决战缅甸之出兵条件(十二)(2 / 2)

史迪威与亚历山大明白了高飞的意图,那就是满足中国的要求,否则中国远征军将坐视印度失陷,哪怕最后一条国际交通线被日本人扼杀也在所不惜,用中国人自己的话说就是不自由宁愿死,这种破釜沉舟的战略决策可吓坏了史迪威与亚历山大,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人有可能随时导向轴心国方面这对于整个世界大战的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般的影响,如果中国倒向轴心国方面,那么印度必然失陷,远东等于对轴心国敞开了大门,北非战场盟国必将一败涂地,苏联也将彻底灭亡,岌岌可危的澳大利亚,英国的沦陷就是时间问题,美国将独立鏖战,史迪威的头顶出现了冷汗,即便如此燥热的天气,史迪威依然难免打了一个冷战,亚历山大没史迪威顾虑那么多,但是如果中国远征军真的坐视日军进攻英帕尔不管,那么印度的失陷就是时间问题了。

这一刻,史迪威才真正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把中国战场在战略上作为第一主战场,但是在战役上物资保障却偏重欧洲战场,这是英美之间的默契,但是现在显然担负东西两线反攻的中队因为没有接收到足够的物资,已经开始在态度上出现了转变,中国与英国之间的重重矛盾,以至于英国人至今死抱着诸多不平等条约不放,也导致了中人对英国人的仇恨,两军之间各打个的还算好情况,指望协作配合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史迪威介于当前的国际形式,德国在北非虽然暂时处于守势,但是谁都能看出德军在积蓄力量,英军所谓的胜利不过是在营造新闻舆论的优势,真正损失巨大的是英国人。

而在东线,德军频频得手,先是以鲁卡斯重兵集群在斯大林格勒的围城打援,后是分兵进击高加索高原,苏联俄国在大量的失血,德军的每一次胜利,使得盟军在太平洋赢得的微弱优势丧失怠尽,日军在远东的部队在积蓄力量囤积物资,相信用不了一个月就会恢复进攻,苏联是很难抵挡日德两军的夹击,苏联人现在要靠美国人从阿拉斯加给其提供物资军火,显然现在最为关键的是让中队尽快在其国内对日军发起全面反击,并在缅甸进攻仰光断其日军后路。

史迪威深深的吸了口气,显然他现在已经是不够分量了,起码英国人就会给他难堪,高飞更不会买他的帐,蒋介石则是高飞坚定的支持者,看来只有迅速的将一切交给总统先生才会出现奇迹般的转机。

高飞则一直致力让中国的关键时刻,向美国展示其在战争中所发挥的重要性,而重中之重在于张显中队的战斗力和源源不断的人力优势,可想而知,世界经济工业实力第一并且本土远离战场的美国,再加上世界人口大国意味着什么源源不断的兵员

美国的整体战略布局之宏伟,不到至少五十年后是无法体会其的峥嵘的,美国人要捞取的是世界格局的性政治治本,美国人的原则就是宁可多花钱,尽量的少流血,高飞作为一名历史的鉴证者,他清楚美国整体国家战略的可怕之处,一旦这个格局形成,那么谁也无法动摇其全球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