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太后(2 / 2)

跪在柳氏身后,慕嫣然低声唤道,其他书友正常看:。</p>

“别说话,跪着便好……”</p>

轻声说完,柳氏挺直了背,静静的看着永寿宫的宫门。</p>

一碗茶的功夫,太后身边的苏掌事从正殿里走出来,满脸笑意的搀起柳氏,一边亲热的说道:“慕夫人,您快进去吧,想着您磕了头就走了,却不成想还在这儿跪着呢,太后娘娘要是知晓了,定然会怪罪我们这些奴才的。您小心脚底下……”</p>

殷勤的提示着柳氏注意高高的门槛,苏掌事带着柳氏迈进了正殿,指着内殿低声说道:“贵府二夫人正陪着太后娘娘说话呢,您跟奴婢来……”</p>

内殿上首处,一身暗红色凤纹正服的太后一脸和煦的和沈氏的聊着天,看着柳氏和慕嫣然踏入内殿,却是表情淡淡的扫视了一眼,便停下了口中的话语。</p>

“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p>

俯身跪倒,柳氏朗声念道。</p>

“平身吧,赐座。”</p>

太后的话语中,听不出一丝喜怒。</p>

起身坐在下首左边的第一个座位上,柳氏微微侧头看着太后,准备聆听她的教诲,可一眼望过去,太后和沈氏,仍旧聊着从前沈氏在浏阳王府里时的一些旧事,而那些,自己根本插不上口。</p>

“哀家听说,这十几年来,贞敬夫人对家事撒手不理,慕府内院的一应事宜,都是贞夫人在打理,不知贞敬夫人所为何事转了性子?”</p>

正听她们闲话家常昏昏噩噩间,柳氏看到太后转过头看着自己满面柔和笑容的问话声,心里,却是不自禁的凛然起来。</p>

面色一僵,慕嫣然顿时有些为难的朝柳氏看去,却见她一如往常的微笑着,一边却是满眼坦然的看了沈氏一眼,朗声说道:“回太后娘娘的话,二夫人嫁进慕府后,臣妾的婆母和夫婿均觉得委屈了县主之尊的二夫人,所以权衡之下,决定将掌家之事交给二夫人,也算是全了二夫人的脸面。臣妾这些年静心礼佛,只为家人祈福。”</p>

事实虽不是如此,可内里原因却终究不是能拿到台面上来理论的,脸上闪过一丝冷笑,太后心中暗自感叹柳氏的狡猾,一边却是仍旧问道:“既为家人祈福,为何如今半途而废?”</p>

“从前是因着婆母身子骨硬朗,可如今年岁已大,做儿媳的,理当在身前侍奉,二夫人要掌管家事,所以臣妾自当孝敬婆母,以全孝道。”</p>

柳氏微微垂头答道。</p>

满眼冷意的盯着柳氏,沈氏恨不得夺不上前撕下她脸上的那张假面孔,让世人看看她的伪善。</p>

可如今在太后面前,自己却什么都做不得,只能看她巧舌如簧的颠倒黑白,沈氏觉得,自己心里的怒火已快压制不住了。</p>

就那么面带笑容的在太后面前僵了大半个时辰,终于,毓秀宫的周掌事来了,说皇后娘娘在毓秀宫摆宴,请贞敬夫人和贞夫人赴宴,柳氏心里,长长的舒了一口气。</p>

虽然难堪,可好歹撑过来了,出了永寿宫的宫门,慕嫣然和柳氏相视一笑。</p>

跟在柳氏身后的沈氏,虽被柳氏的几句话扰的乱了心神,可转念一想,襄王世子和慕依然的亲事,太后虽未许诺,可既已知晓,定是不会轻易放过,哪怕最终自己的依儿做不了襄王世子妃,那也不会是二丫头,想到此,沈氏看着柳氏身侧的那个娇俏身影,心里说不出的畅快。</p>

到毓秀宫,慕嫣然看着一脸关切的贺婉茹,心内一阵暖意。</p>

午时,毓秀宫内摆起了宴席,晌午时进宫拜见皇后的一众外命妇恭敬赴宴。</p>

午宴结束时,柳氏等人给皇后娘娘磕了头,打算出宫各自回府,可没一会儿,永寿宫的王公公来了,带来的,却是太后娘娘对柳氏和沈氏新封为诰命的赏赐。</p>

看着厚此薄彼的赏赐,当着众人的面,柳氏面色淡然的朝永寿宫的方向给太后娘娘磕了三个头,又打赏了王公公,方跟着周掌事出了毓秀宫。</p>

到了内宫宫门处,早有廖公公派去的小太监候着了,抬着软轿将各位外命妇送到了宫门口,各府的夫人们便坐着府里的马车回府不提。</p>

而慕嫣然,则跟着贺婉茹一起,回了夕颜殿。</p>

弹了会儿琴,又下了两盘棋,两个女孩儿终于有些乏了,就那么并排躺在临窗的暖炕上,幻想着一个月后一起在宫里学习的日子。</p>

“我听苏嬷嬷说,到时候教礼仪的那位女先生很是严厉呢,早几年,远嫁的那几位公主都是她教导的,每每都会被训哭了呢……”</p>

</p>

贺婉茹有些担忧的说道。</p>

“没事啦,左右多花费些心思就是了,到时候只要按着那位女先生说的做,别违逆了她的意思,总不会有事就是了。”</p>

迷迷糊糊的听着贺婉茹的话,慕嫣然轻声劝慰道。</p>

许是午宴时偷着抿了一小口梅子酒的缘故,此刻的贺婉茹,却难得的精神起来,拿手撑着头,看着躺在身侧一脸困乏的慕嫣然,贺婉茹却是低声问道:“嫣然姐姐,住在你们府里的那位卓公子,果真无父无母孤身一人吗?”</p>

正打瞌睡的慕嫣然,被贺婉茹的问题一惊,顿时清醒了过来。(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