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反目(2 / 2)

“你……好大的胆子,连哀家的旨意都可以违逆了。莫以为你做了皇贵妃,就可以不遵从哀家了,要知道,这宫里可不止皇后能管束得了你。”</p>

恨声说着,太后看向宛贵妃的眼神中,尽是憎恨的怨气。</p>

若是执意跟太后闹将起来,到时候,一顶“不孝”的大帽子扣下来,自己便是没错,也说不清了,想到此,宛贵妃起身朝皇后俯身拜道:“臣妾不才,不能协理皇后娘娘处理六宫事宜了,还望皇后娘娘恩准臣妾请辞,书迷们还喜欢看:。”</p>

“宛贵妃,你……”</p>

心内知晓这件事本就与宛贵妃无关,何况这协理六宫的权力,当日也是永成帝宣赐的,皇后有些为难的看着宛贵妃。</p>

而一旁,太后的脸色,却是青白交加。</p>

宛贵妃此举,摆明了就是不愿遵从太后的旨意,旨在告诉后/宫诸人,即便是不协理六宫,那也是皇上或是皇后夺去她的权力,抑或是她自己请辞,太后这样不明事理的让她交权,却是决计不可能的。</p>

看着蹲俯在皇后面前的宛贵妃,太后一口气上不来,脸色涨的通红,一抬手,身旁案桌上的茶碗,便碎在了脚下。</p>

“太后息怒,太后息怒……”</p>

永寿宫的奴才,跪了一地,一旁,皇后等人也纷纷起身跪倒在了太后面前。</p>

“你们,都退下吧……”</p>

粗喘着说完,太后仰身靠在了软榻边,一边,苏掌事忙不迭的站起身走到太后身边,轻柔的给她揉起了胸口。</p>

“妹妹这又何苦呢?”</p>

出了永寿宫宫门,一众妃嫔给皇后和宛贵妃行了礼,四散着回了各自的宫殿,皇后转头看向一脸平静的宛贵妃柔声说道。</p>

口中轻笑着,宛贵妃看向遥远天际边的艳丽云霞,像是有所感慨一般的说道:“妹妹在宫里二十年,自问未害过任何人,可如今,却发现身边谋算妹妹的人,着实不少。这些日子,妹妹愈发觉得老祖宗们说的极有道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不可无啊……”</p>

耳边是宛贵妃接连叹气的声音,皇后忽然间,竟觉得心里有一丝奇怪的感觉,其他书友正常看:。</p>

再看向宛贵妃时,她仍旧和从前一般模样,皇后不禁放柔了声音低声劝道:“你如今已是一品的贵妃,又有皇上的盛宠,暄儿也长大成人了,怎么脾气到不似从前般稳重了?听本宫一句劝,太后毕竟也是皇上的嫡母,又是长者,无论如何,你也莫要当面顶撞于她,这样于你只会有利,知晓了吗?”</p>

转过头深深的看了皇后一眼,宛贵妃莞尔一笑,低声谢道:“姐姐的一片心意,妹妹都知晓,这些年,除了皇上,也唯有姐姐如此厚待妹妹了,姐姐的大恩,妹妹有机会一定会报答的。”</p>

皇后自认对宛贵妃也颇是了解,可如她今日一般言辞,却是头一遭,一时间,皇后有些僵在了当地,下一瞬,却温和的笑着答道:“你我姐妹二人,谈什么报答不报答的?”</p>

永寿宫外,一片和睦,可宫门内的正殿里,却一片狼藉。</p>

暴怒的太后,将手边能砸的一应茶碗杯碟,都砸了个粉碎,一边,气喘吁吁的怒声斥道:“贱婢,敢如此顶撞哀家?哀家只恨当日没有狠下心来,否则,她岂会有今日这般得意的嘴脸在哀家面前张狂?”</p>

“太后,您消消气……”</p>

满面忧色的看着这样暴躁的太后,苏掌事在一旁轻声劝着。</p>

及至太后慢慢的平复下来,苏掌事方柔声哄劝道:“从前宛贵妃只身一人,又有皇上的宠爱,她只要护住自己便可以了,如今有宣王和宣王妃在身侧,她若是还像从前一样,宣王夫妇二人在宫里的日子,怕是也不会好,所以,即便是为了孩子,她也会强势起来。这件事,到底与宛贵妃无关,太后何必跟她置气呢?”</p>

眼神中的怨恨显而易见,太后厉声说道:“她害死了恒王,却风光无限的活到至今,哀家不许,绝对不许……”(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