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母子(2 / 2)

太后的凄厉唤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愈发狰狞吓人,而坐在下手处的永成帝,眸光倏地一紧。</p>

亲孙?卓远之吗?</p>

心内暗自有了计较,永成帝却不动声色的压在了心底,一边却冷笑着答道:“先恒王为了素心做出这等丧心病狂的事,太后将过错,全部算在了素心头上,可太后何不扪心自问,这件事,到底该是谁的错?素心可有招惹过先恒王?而先恒王谋逆之初,太后又是如何用素心的名头推波助澜的?其实,太后心里是清楚的吧,只不过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推诿,而素心的顺从不违逆,便成了太后冠冕堂皇推脱的借口,朕没说错吧?”</p>

斜眼看着太后,见她的情绪有些缓和了,永成帝沉声说道:“后日,便是素心出宫的日子了,朕意已决,素心葬于帝陵,与朕合葬。朕已拟好遗诏,百年后,朕的尸身,与素心一同合葬于帝陵正宫。”</p>

见太后一脸不可置信的瞪着自己,永成帝深ˉ了一口气说道:“朕是顾虑着太后,才特地来此一说,太后若是执意要与已逝之人过不去,那朕无可奈何。但是,太后莫要忘了······”</p>

停顿了一下,永成帝继续说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太后当日做过的事,太后若是以为没人知道,那就大错特错了,太后手中造下的孽,朕都一笔笔的记着,若是太后执意与朕撕破脸,要拿出孝道二字来逼朕就范,那朕,也不介意将那些往事都抖落出来,等到了那时,太后是不是还有资格葬入帝陵,又要以何颜面去见先帝,太后,可想清楚了?”</p>

说罢,永成帝深深的看了太后一眼,站起身径自出去了。</p>

“逆子……”</p>

低声的咒骂着,太后觉得浑身无力,仿若打了一场硬仗一般的疲惫不堪。</p>

“太后,人都已经去了,您何苦这般和皇上杠着?要知道,如今,皇上才是咱大梁的天,他说什么,就得是什么。如今皇上能来告诉您一声,也是尊着您是她的嫡母,怕您做出什么事来伤及彼此的颜面,太后,您便是为了自己个儿,也不能拂了皇上的意啊。”</p>

送永成帝出了永寿宫,苏掌事回来在太后身边柔声劝着,一转头,却看见太后满眼冷笑的说道:“是啊,哀家如今也要看他的脸色呢,否则,莫说帝陵,哀家怕是连东陵,也进不去了。”</p>

说罢,太后站起身,由苏掌事扶着进了内殿。</p>

瑞安宫里,抱着孩子在殿内来回的走动着,看小家伙困倦的眯上眼睛睡去,慕嫣然唤来了乳母,将孩子交到乳母怀中,才走到贺启暄身边坐下问道:“父皇说,母妃葬入帝陵,可都到今日了,还没有确定出丧的路线,若是太后执意不许,那…···”</p>

“不会,父皇一定会说服太后。”</p>

像是对永成帝的决定极有把握,贺启暄开口说着,转瞬,面带难色的看着慕嫣然商量道:“嫣儿,我想去帝陵,为母妃守灵三个月,你在宫里照顾好自己,等我回来,好吗?”</p>

本欲开口说自己也一同前往的,可想到贺启暄定也是想到了这点,而两人又都是顾虑着孩子,慕嫣然张了张嘴,什么都没说,乖巧的点头应下了。</p>

刚过亥时,一道圣旨响彻六宫,淑敬皇后葬于帝陵,若仅是这一句,众人许是早在意料之内,可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一众妃嫔都惊诧不已。</p>

淑敬皇后的棺木,直接葬在永成帝的陵寝正宫内。</p>

也就是说,永成帝薨逝后,两人的尸身,是合葬在一起的。</p>

一时间,六宫内一片死寂。</p>

这样的殊荣,大梁几百年来,即便是每一代君王的正宫皇后,都不曾享有,而宛贵妃,仅是正一品的皇贵妃,却得到了皇后都没有的尊荣。</p>

毓秀宫内,皇后脸色清冷,让人看不到一丝情绪的波动,身边的周掌事,面带怜惜的看着那个呆坐在床榻边的孤傲女子,满心不忍的柔声劝慰道:“娘娘,人都死了,天大的荣宠,她也瞧不见了,还不都是做给活人瞧得?您何必跟自己怄气呢,不值当啊······”</p>

“我错了,我从一开始,便错了……争了一辈子,即便是死了,我都争不过她啊……”</p>

喃喃的说着,皇后的脸上,流下了两行泪,给清冷的夜,增添了几分寂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