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奔丧(2 / 2)

唇角微弯,庐王颔首浅笑:“宣王妃这是刚从正华宫出来?太子殿下可在?”</p>

摇了摇头,慕嫣然敛眉答道:“太子殿下不在宫里呢,太子妃说,一大早起来去乾安殿找父皇议事了,庐王兄若是有事,不若去乾安殿寻。”</p>

未接慕嫣然的话,庐王话锋一转问道:“宣王可在宫里?”</p>

神色一怔,慕嫣然犹疑着答道:“殿下带着孩子去马场骑马了,还不知道有没有回来呢,庐王兄若是有事,我会告诉殿下让他去寻你。”</p>

“瞧着你们的日子,过的极好呢。不知道日后,还能不能有这般惬意的日子了……”</p>

留下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庐王颔首示意了一下,闪身朝远处走了。</p>

庐王的最后一句话,慕嫣然百思不得其解,不一会儿,便抛诸脑后了,可刚打照面时庐王脸上一闪而过的愠怒,慕嫣然却未放过。</p>

难不成,贤妃的死,庐王便这般迁怒到了自己和贺启暄身上?</p>

心内猜度着,慕嫣然无奈的摇了摇头:庐王要迁怒谁,岂是她能定夺得了的?后/宫的争斗,向来都不是某一个人,或是某几个人能够抉择的,来日方长,只愿庐王能想透这一层。</p>

进了宫门,便听见珠儿咯咯的笑声在内殿荡漾,慕嫣然的唇角,不自禁的便弯了起来。</p>

迈进门槛,便看见贺启暄背着珠儿在内殿来回的跑着,小家伙伸开胳膊,犹如自己是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玩的不亦乐乎,口中,还兴奋的唤着“爹爹”,及至看见慕嫣然从屏风处闪出,珠儿的声音瞬时顿住了,小脸耷拉下来,极不情愿的唤了一声:“娘……”</p>

珠儿的反映,让慕嫣然有些气结,怨怪的瞪了贺启暄一眼,慕嫣然委屈的嗔道:“你们父女俩就是要好的,合着我倒成了那讨人嫌的,见了我就这幅表情?”</p>

讨好的冲慕嫣然笑着,贺启暄走回暖炕边,将珠儿放下来,一边捏了捏慕嫣然生气的脸逗道:“人都说严父慈母,只不过咱家掉了个个儿罢了,要不,以后你还当慈母,我来做那严父,这样,以后我也好眼红你们娘儿俩亲热,这样总行了吧?”</p>

一时没绷住,慕嫣然莞尔笑了出来,一旁,不明所以的珠儿看见慕嫣然笑了,也咧开嘴傻乐着,一家人就这么你望望我我瞅瞅你的笑了起来。</p>

玩闹了一会儿,便到了午膳的时辰,慕嫣然从紫云手里接过帕子,给珠儿擦着手,想起方才遇见庐王的情景,慕嫣然猜测的说道:“贤妃薨逝的缘由,宫里虽无人明言,可我瞧着,庐王大抵是猜到了。那些陈年旧事,我也不确定他是不是知晓,可如今,眼瞧着,他许是将贤妃的死,都算在了咱们头上。也不知道将来……”</p>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将来的事,便等到将来再说。”</p>

打断了慕嫣然的话,贺启暄大大咧咧的说着,说罢,还白了慕嫣然一眼道:“庐王兄一向心思缜密,旁人都知道的事儿,他能不去查查就胡乱猜度?再说了,便是他把这笔账算在了咱们头上,我贺启暄又何曾怕过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这笔账,咱们可以好好算算。”</p>

扬声说着,贺启暄一脸的不以为然。</p>

众人的期盼中,终于到了除夕日,眼看过了明日,就是永成二十二年了,众人心里各自念叨着“辞旧迎新”,也急切的想将永成二十一年的一切晦气都摆脱的远远的。</p>

除夕夜宴,照旧摆在了梧樾殿,慕嫣然跟在贺启暄身后迈过门槛时,一眼便看到了坐在襄王妃身侧的柳氏。</p>

抿嘴笑着,慕嫣然冲柳氏眨了眨眼,下一瞬,耳边传来了珠儿欣喜的唤声:“外祖母……”</p>

空旷的殿内,珠儿的唤声,显得清晰可闻,慕嫣然情急的抬眼要去嘱咐珠儿,身后,传来了永成帝的夸赞声:“真是个好孩子,才这么点儿大,这许久没见,竟也识得,嗯,是个好孩子。”</p>

“皇祖父……”</p>

顺着永成帝的话音回过头来,珠儿一脸无畏,甜甜的唤着。</p>

只两年的功夫,物是人非,上首处,帝后二人并排坐着,再也不是从前的一排三座,座下离帝后二人最近的两个座位,贤妃已逝,淑妃被贬斥,如今也各自由太子和宣王坐着,虽入目处尽是笑颜,可那笑容,又有几分,是发自内心?</p>

将过子时,殿外的天空上,燃起了万千烟火花束,孩子们在耳边喧闹的吵嚷着,慕嫣然抬眼去看,心里,也默默的祝福起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