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行踪(2 / 2)

还未等文嗣逡开口,贺启暄目光坦诚的看向他说道:“舅父,今日,只论亲情,可好?”</p>

这样的话,贺启暄已说过多次了,文嗣逡却仍旧恭敬的守着君臣之礼,此刻,见贺启暄一再坚持,文嗣逡点了点头,低声应道:“殿下一片赤诚之心,微臣岂会不懂?说起来,殿下是微臣最亲的外甥,若是连微臣都不尊,文府……怕是更会如从前一般,对殿下心生怠慢。”</p>

说着,文嗣逡朗笑着抬头说道:“不过,如今便好了,哈哈,来,吃菜吃菜……”</p>

熟络的招呼着贺启暄和慕嫣然吃用,文嗣逡回头看了一眼杜氏吩咐道:“去,把后院树下的那坛酒挖出来,今儿我和殿下好生痛饮几杯,不醉不休。”</p>

眼中闪出了一丝兴奋的光芒,贺启暄回头安抚的看了慕嫣然一眼,方大口的吃用起来,唯恐回去后被慕嫣然数落,说他又空腹饮酒。</p>

酒坛端上来,刚掀了酒盖,便溢出了一股浓郁的醇香,像是只闻着都会让人醉了一般,贺启暄不由的大声赞道:“好酒……”</p>

“这是淑敬皇后出嫁那年,父亲埋在树下的酒,直说有朝一日她回来省亲的时候,再挖出来喝,父亲临终,也没等到你母亲回来,后来,我迁来总督府,便把这酒从树下挖出来,埋在了后院的树下,如今,也有二十多年了。今日你来,这酒才算是得见天日了……”</p>

轻声说着这酒的来历,文嗣逡的眼中,有些回忆过往的怔忡。</p>

将桌上的小酒杯都收了,文嗣逡唤了丫鬟拿来了两个大碗,斟满了两碗酒,二人齐齐倒在地上,敬给了三老太爷,第二碗酒,则敬给了淑敬皇后。</p>

“舅父,只闻着这味儿,我觉得肚里的馋虫都快勾出来了……”</p>

亲热的说着,贺启暄径自提起酒坛子,给文嗣逡和自己斟满了酒,两人举杯一碰,大口的喝了起来。</p>

“痛快……”</p>

昔日在慕府时,贺启暄和慕容睿兄弟三人喝酒,也是这般大碗饮尽,自从出了都城,贺启暄已经好久没有这么开怀畅饮过了,饮完了碗中的酒,当即便大声的呼起了痛快。</p>

珠儿嗅着鼻子闻着,转瞬,一张小脸便皱成了苦瓜,小模样惹得慕嫣然和杜氏一脸忍俊不禁的笑意。</p>

喂着珠儿吃饱,又径自吃用了些,回过头来,贺启暄和文嗣逡正喝的痛快,慕嫣然也不去管他,索性牵着珠儿,跟着杜氏回了肃远堂正屋。</p>

等到贺启暄喝的尽兴,慕嫣然都已经抱着珠儿睡了一觉了,看着贺启暄眼睛亮晶晶的坐在床榻边看着自己,慕嫣然坐起身嗔怨的说道:“就那么好喝?看你,浑身都是酒味儿……”</p>

“怪不得父皇昔日一提起舅父就满口褒扬之词,从前总以为是母妃的缘故,所以父皇爱屋及乌呢,如今我才知晓,舅父心中自有天地,他才是名副其实的大梁忠臣。”</p>

提起文嗣逡,贺启暄脸上的神采愈发飞扬,慕嫣然的心里,不自禁的,便软了一个角落。</p>

从前在都城时,贺启暄身边的男性长辈,唯有永成帝一人,可永成帝是君父,先君后父。漪兰宫里那个慈祥的父亲,是贺启暄每每午夜梦回时都百般惦念的。</p>

出了都城,贺启暄的身边,再无这样亲近的人,如今,文嗣逡,似是弥补了贺启暄心里的这一丝缺陷。</p>

“嫣儿,除了父皇和你,还有孩子,舅父是我身边唯一的亲人了……”</p>

有些怅然的叹着,贺启暄的眼中,透出了几丝迷蒙的醉意。</p>

唤了白薇去泡些浓茶,慕嫣然从床榻里侧取出了几个软枕,塞在了贺启暄身后,不一会儿,贺启暄便发出了绵长的呼吸声,而脸上,还带着几分淡淡的满足笑意。</p>

歇了一会儿起身,贺启暄顿时清醒了几分,倒让慕嫣然咂舌感叹他恢复极快。</p>

文嗣逡和杜氏一再挽留,贺启暄和慕嫣然却直说以后还多的是机会,文嗣逡便未再坚持,将贺启暄和慕嫣然送到了巷口,才返身离去。</p>

回到王府,刚坐定,小贵子便在外求见,慕嫣然不疑有他,一转头,却见贺启暄的面色,难得的肃正了起来。</p>

“进来……”</p>

唤了小贵子进来,慕嫣然抱着珠儿朝外去了,身后,传来了小贵子压低的通传声:“殿下,打听清楚了,那几个人,确实是从宾州焕王府来的。”</p>

</p>

宾州?焕王府?</p>

想到长乐那次无功而返,如今焕王身边的人又私底下来了郓州,慕嫣然的心,瞬时提了起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