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长辈(2 / 2)

想来,又是一段传唱了许久的佳话,慕嫣然抿嘴笑着道:“继续往下说啊。”</p>

“大长公主身子一向不好,嫁给驸马后,也未生下一儿半女,是故,驸马逝去,大长公主便觉得对驸马有愧,这么多年,也一直孀居独处。早几年,太后也曾劝她改嫁,甚至让父皇下旨为大长公主挑选良婿,可最后都被大长公主推拒了。”</p>

贺启暄说着,眼眸中,却有些意味不明的深邃。</p>

“这么说来,大长公主是个极长情的人呢。”</p>

慕嫣然怅然叹道。</p>

“或许是吧。”</p>

模棱两可的说着,贺启暄转过头看着慕嫣然说道:“大长公主,是恒王的嫡亲姐姐,都城兵变的那段日子,正是大长公主和驸马感情最好的时候。卓远之身份败露的时候,我曾和岳父大人商议过,先恒王当年事发,让梁公公带着他逃出恒王府朝南边走,兴许,就是去投靠大长公主的,而这些年,与卓远之有关的事情,太子殿下和岳父大人也着手查了许多,可却都查不到大长公主身上来。”</p>

顺着贺启暄的解说往下猜想着,慕嫣然接过话茬说道:“要么,便是大长公主不知情,要么,便是大长公主,抑或是卓远之,将于此有关的线索藏匿的干干净净无迹可寻?”</p>

点了点头,贺启暄不无担忧的说道:“但愿,是我们想太多了。”</p>

卓远之、焕王、大长公主……</p>

脑中似乎有什么一闪而过,慕嫣然抬眼看着贺启暄问道:“那这些年,大长公主都是独自一人生活?”</p>

“有太后在,她怎么舍得自己仅存于世的嫡亲女儿受苦?何况,那还是大梁的大长公主,地位高贵,仅次于太后和皇后。”</p>

话语中似有奚落之意,贺启暄撇了撇嘴说道:“自小在宫里,每每到永寿宫给太后请安,她和朝中那些诰命夫人说话时,十句里,总有两三句会提及她可怜的女儿,庞氏一族,也是这些年,才慢慢的没落了,早前十几年,也是炙手可热的。那些人,极会察言观色,听太后说过,便都留了心,逢年过节,便是装装样子,也会孝敬一份贺礼到大长公主那儿去,更莫说是父皇的赏赐了,这天下间若是还有比她更会安享太平的,估摸着是数不出来的。”</p>

“焕王来信的意思,是让我们去宾州拜见大长公主?”</p>

听了半天,只知道大长公主不是那么简单的人,却对焕王来信的意思全然不知,慕嫣然有些犹疑的问道。</p>

</p>

嘴唇抿成了一条薄线,贺启暄思忖了半天,才迟疑着答道:“大长公主虽未生下儿女,这些年,却收了两儿一女,自小都是孤儿,这么多年由她养大,因着大长公主的缘故,这两儿一女也都算是小有成就。大儿子王仲宁,如今是永州的兵马大将军,二儿子王仲卿,是宾州营中的一个副将。这些年,大长公主都是在永州或是宾州居住,建在华阳城里的公主府邸,却是空置了下来。”</p>

抬眼看着慕嫣然,贺启暄沉声说道:“咱们来郓州已有一年多了,大长公主一直都是在永州大儿子处,前些日子,听闻她到了宾州,我当时还在想,她是打算在宾州二儿子处住一阵子。如今看来,倒是我想错了,大长公主,怕是要回郓州来,却不想悄无声息的来,所以,焕王兄揣摩着她的心思,才来了这封书信,让咱们去拜见大长公主的同时,请大长公主回郓州调理将养。”</p>

转念一想,似是明白了焕王此举的用意,慕嫣然笑道:“这郓州,自打河东王逝去,再未有藩王前来就藩,这么多年都是大长公主一人独大,如今,咱们虽是晚辈,却是郓州名正言顺的主人,若是径自回来,大长公主怕是一时不习惯呢。”</p>

“所以,就得咱们依足了礼数前去,请她回来呢。”</p>

接过慕嫣然话往下说着,贺启暄的脸上,有些戏谑的无谓笑容。</p>

“那咱们什么时候去?”</p>

动作笨拙的翻了个身,慕嫣然有些不情愿的低声问道。</p>

“我去就好了,你就好好留在府里吧,如今你身子重了,这长途颠簸的,我可见不得你受委屈的。便是大长公主知晓,也不会怨怪你的。等到他日到了华阳城,咱们再去拜见她便是。”</p>

贺启暄丢下手里的信纸,探身过来摸了摸慕嫣然的肚子柔声说道。</p>

听说了大长公主的那些事,慕嫣然自然不会相信还会和大长公主和平共处,不说旁的,只说太后不喜自己,大长公主对自己,恐怕就不会有几分好脸色。</p>

想到此,慕嫣然也不会巴巴儿的凑到跟前去讨没趣,当即,便应下了贺启暄。</p>

正月初二,小闵子带着贺启暄的回信往宾州去了,慕嫣然起身没一会儿,外间传来了小丫鬟的通传声,尹夫人来了。</p>

明明早就让白薇带了话过去,不许她这些日子来王府,可她还是执意来了,慕嫣然的脸上,当即有了几分恼怒,可看到文雅竹进来,再看到两个乳母抱着的襁褓,慕嫣然的怒意,顿时发不出来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