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闲人(2 / 2)

贺启暄问话的功夫,慕嫣然已理解了他的意思,当即,点着头应道:“你放心吧,这事儿,我和竹儿都会放在心上的。”</p>

文雅竹虽有些迷糊,可到底也没问出口,直到用完膳贺启暄起身去了外书房,文雅竹才跟着慕嫣然朝内屋走去,“王妃,殿下的意思,是想多要些黄薯来吗?”</p>

</p>

“黄薯?”</p>

对文雅竹的称谓有些惊讶,慕嫣然确认道。</p>

点了点头,文雅竹解释着说道:“姑奶奶说,她们那里,都管黄薯叫豆薯呢,因为闻着有一股青豆的味道。可是,却和地瓜一样吃法颇多,地瓜也是百姓们的称呼,听说大宅子里都管它叫红薯,所以豆薯便被叫做了黄薯。”</p>

“地瓜,豆薯……黄薯……”</p>

喃喃的念着,慕嫣然只觉得脑中有什么一闪而过,却快的让她抓不住,顿时坐在那儿愣起了神。</p>

“王妃表嫂,你怎么了?”</p>

轻声问着,文雅竹一脸关切的看向慕嫣然。</p>

抿着唇,细想了半天,慕嫣然一脸怔忡的自言自语道:“我好像在哪儿看过,书里还画了它的样子,当时我看到的时候还和殿下打趣来着,说这人把书都快化成药书了……到底是哪儿呢?”</p>

慕嫣然说着,文雅竹也一边思忖了起来,没一会儿,她眼睛一亮,指着书架上一排整齐码放着的书说道:“王妃表嫂,是山水闲人的《山水杂谈》啊。”</p>

懊恼的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慕嫣然自嘲的说道:“如今果然是蠢笨了,知晓是从书里看来的,偏偏就不知道抬头往书架上看一眼,费心想了这么半天,还好竹儿你提醒。”</p>

说着话,慕嫣然起身走到书桌后,拿起《山水杂谈》一册册的翻了起来。</p>

没一会儿,就找到了其中一本,果然,后面有山水闲人关于黄薯的详细介绍,不但画出了黄薯的形态,还讲述了如何种植,需要怎样的培育方式,成熟后如何采摘果实,以及如何食用。</p>

山水闲人在书里提起,她在当地遇到了这样一种种植简便,而且可以当做主食来食用的作物,可当时的慕嫣然,只是觉得好奇,又哪里能想到,有朝一日,这黄薯,也能派上用场。</p>

“王妃的意思是,想在郓州种植黄薯?”</p>

这半天,文雅竹渐渐有些明白贺启暄和慕嫣然意思了,见她逐字逐句的念着书页上的内容,文雅竹低声问道。</p>

抬眼冲文雅竹点了点头,慕嫣然拿着书卷走到她身边,指着书中的一句话念道:“你看,山水闲人做了注解:麻薯,多年生草本,可一年生,抑或是一年两季栽培……”</p>

“一年两季栽培?意思是说,每年可以栽种两轮,收取两次成熟的果实?”</p>

文雅竹后知后觉的问道。</p>

深吸了一口气,慕嫣然又低头将后半截看完,才把书卷放回书架上,一边感慨的说道:“郓州的冬天没有都城那么冷,可多了几分潮湿之气,冬天自然是没办法栽种抑或是采摘果实的,这么说,便只有春夏秋三个季节,九个月的功夫,便算上初冬那一个月,满打满算十个月,若是栽种两季,从播种到收割,大概就是五个月,如今恰好是五月份,便是六月种,想来入冬时也能有成熟的果实了。”</p>

旋即,慕嫣然又有些黯然了,“也不知道,郓州的气候和土地,适不适合栽种黄薯。再说了,即便是适合栽种,却又从哪里去找这么多懂黄薯栽种的人来,哎……”</p>

“是啊,郓州内,从未听说有百姓栽种过黄薯,实施起来,一时半会儿可能也没那么顺畅呢……王妃表嫂,我回去,会让姑奶奶也帮着打听一下,您也别太犯愁了,这事儿要看长远,如今急也是急不来的。”</p>

轻声说着,文雅竹嘟着嘴叹道:“要是山水闲人在就好了……”</p>

山水闲人?</p>

慕嫣然的脑海里,浮起了夏侯清的身影。(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