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听(2 / 2)

传言中被谣传本该万万人之上的宣亲王,也未有丝毫异常,生活两点一线,来往于军营和宣王府,连出去喝花酒都从未听说过,最常见的,便是宣亲王和宣王妃带着三个活泼可爱的孩子郊外踏青的和睦场景。</p>

一切,似乎都正常的再也不能正常了。</p>

顿时,从前那些三五成群广议传言之真假的人,坐不住了。</p>

可无论他们怎么细微的去猜度去分析,呈现在眼前的每一幕,依旧和从前一般无二,就如同太阳永远都是东升西落一般。</p>

渐渐的,没了新鲜,没了好奇,自然也就没了热闹,这场原本在人们的观望中,会像滔天的洪水一般无法阻挡的传言,就那么虎头蛇尾的拉上了帷幕,再有人面露隐秘的叹气,旁人总会一句“嗐,有点儿新鲜的吗?”</p>

正应了那句古话,谣言的平息,要么置之不理,任其自寻死路。要么果断反扑,遏制于萌芽。</p>

在大梁喧喧嚷嚷了几个月的蜚短流长,终于销声匿迹。</p>

二月底,出使西丽的使者团平安回都。</p>

历经三个多月的谈判,西丽君王终于按着大梁朝臣议定的协议,做出了低头认可的态度,卓远之长途跋涉,带着那封有西丽君王签字盖章的协议书,回到了大梁都城。</p>

朝堂上,景熙帝并未表态,只是对卓远之和一行出使的人做出了嘉奖,而对那封协议,景熙帝并未多言一个字。</p>

消息传回云都城,贺启暄看着手里的密信,眼睛微眯,一时间,却也有些猜不透景熙帝的心思了。</p>

“爹爹,明日我们去郊外骑马,好不好?”</p>

一心堂内屋里,传出了珠儿撒娇的痴缠声,慕嫣然面露无奈,掀开屋帘进去,看着贺启暄问道:“这几日你都回来的这么早,这些日子这么清闲了?”</p>

将麻花儿一般扭在怀里的大女儿放在软榻上,贺启暄连连应道:“好,那明儿再骑快了从马背上掉下来,可不许哭鼻子……”</p>

见珠儿小鸟啄米一般的点头应下,麻利儿的下了软榻朝外跑去,似是生怕慕嫣然出言教训她,贺启暄有些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一边回头看着慕嫣然应道:“皇上下了旨,各地军中以操练为主,不得再有对外的动作,所以,从前的布置,如今都得停下来,可不就清闲了。”</p>

话毕,贺启暄一脸好笑的反问道:“从前,你总是嫌我忙的没时间陪你,这总算闲下来了,你又唠叨?怎么,怕我成日在家吃闲饭了?”</p>

没好气的斜了他一眼,慕嫣然嗔道:“巴不得天下太平,军营中的将士都能回家过安稳的日子呢,谁又曾嫌过你什么?”</p>

两个人斗着嘴,却听得门外传来了丫鬟通传的声音:“王爷,主子,风公子来了……”</p>

进了屋,跟慕嫣然打了招呼,慕风侧头看着贺启暄说道:“王爷,都城里来了密信。”</p>

既是密信,定然是要紧的事,贺启暄看了慕嫣然一眼,起身带着慕风去了内书房。</p>

两个人闷头在里面呆了小半个时辰,却又起身去了外书房,不一会儿,外院的几个幕僚,也都被小贵子和小平子各自请了过去。</p>

稍晚些时候贺启暄回来,仔细的注意着他凝重的面色,慕嫣然心内一沉,紧张的问道:“大皇子……可是……”</p>

慕嫣然的话未说完,便被贺启暄摇了摇头打断了。</p>

脸上带着一抹看不透的古怪笑容,贺启暄看着慕嫣然轻声说道:“密信说,皇上有意让我做大将军,统领大梁兵马……”</p>

“兵马大将军?”</p>

闻言,慕嫣然面色一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