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泪面(2 / 2)

贺启暄无奈的叹了口气,走过去将她揽在怀里,二人歇起了午觉。</p>

虽说是午觉,却无人能睡着,一个满腹心事,一个长吁短叹,相对无言。</p>

再起身,便听得丫鬟回禀,说总督夫人来了。</p>

“舅母……”</p>

起身坐在软榻上,便看见杜氏跟在紫云身后进了内屋,慕嫣然轻声唤道。</p>

“知晓你心里不好受,老爷说让我来陪你说说话儿。”</p>

抿嘴笑着,杜氏柔声回道。</p>

紫云端上了糕点和茶水,带着屋内的一众丫鬟们静悄悄的退了下去。</p>

面色黯然,慕嫣然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开口,屋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p>

“妾身也是当娘的人,十指连心,此刻极能体会王妃的心情。可是,老爷说,便是为了孩子,王妃也该放开些心胸,莫要耽误了孩子的前程。”</p>

杜氏注意着慕嫣然的神情,开门见山的说道。</p>

男人们的眼光,总是看的长远的。</p>

瑜哥儿将来便是被封了世子的称号,也只是宣王世子爷而已,可若是得皇帝看重,领着什么实差,说不定会给自己博出个远大的前途。可若是没有,那就只是富贵的宣王世子,只能将王室的王位一代代的传承下去,想要有什么进展,却是不能的。</p>

可若是进宫给皇子做了伴读,却是不一样的。</p>

如今来看,瑜哥儿只是给大皇子做伴读,可将来呢?景熙帝膝下,不可能只有大皇子一个儿子,后/宫的妃嫔诞下子嗣,将来都是要在上书房里做学问的,所以,只要瑜哥儿中规中矩,虽名义上是伴在大皇子身边,身边围绕着的,也尽是宫里的皇子。</p>

等到景熙帝百年,只要瑜哥儿不要站错队伍,不论登上皇位的是哪位皇子,必定都不会亏待了像瑜哥儿这般打小一起长大的同伴,情分在,博起前程来,自然有利无弊。</p>

而这,也正是贺启暄和文嗣逡所想到的。</p>

“哎……”</p>

长叹了口气,慕嫣然有些自嘲的说道:“舅母,这些道理,嫣然又岂能不知?人们常说,妇人之见,头发长见识短,如今的嫣然,便是这般。我宁可孩子没有那么多的出息,只要能日日看着他健康顺遂的长大,我便心安了。”</p>

慈爱的看着慕嫣然,杜氏也唏嘘的长叹了几句,看着慕嫣然说道:“是啊,这当娘的人,心里也就这么点儿祈愿……”</p>

“自打知晓了此事,我再无一夜睡得踏实的,半夜做梦,也尽是瑜哥儿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坐在宫门口哭的模样,即便是睡梦里,我这心,都一揪一揪的难受极了……”</p>

似乎觉得心口处有些疼痛,慕嫣然伸手轻柔的抚着,才微赧的看着杜氏说道:“舅母,哪怕瑜哥儿五岁,我也不会像如今这般的,他,他才两岁啊……”</p>

“王妃,妾身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p>

慕嫣然提到瑜哥儿才两岁,想及抓周礼上瑜哥儿的惊人之举,再想到自己几次来王府,小人儿总是彬彬有礼的唤自己,身上隐约流露出的那份沉稳笃定,全然不像一个两岁的孩子,杜氏心中一动,顿时冒出了一个自己觉得有些荒谬的想法。</p>

可杜氏和慕嫣然历来亲厚,知晓便是自己所想无稽,慕嫣然也不会怪罪自己,杜氏轻抬眉眼看着慕嫣然说道。</p>

“哦?舅母但说无妨。”</p>

慕嫣然应道。</p>

“一生一世何其长久,王爷对王妃情深意重,伉俪情深,这将来,必定不会只有瑜哥儿一位少爷。瑜哥儿自小天赋异常,聪颖过人,如今孩子还小,自是看不出来什么,将来,妾身是说假如……假如将来瑜哥儿自己出息了,博了前程,那这宣王世子就可以落在王妃的另一个儿子身上……”</p>

杜氏意有所指的看着慕嫣然说道。</p>

这么多年,慕嫣然看到的,听到的,高门大户里为了爵位之争而兄弟阋墙的事情层出不穷,虽说自己和贺启暄,必定不会让孩子们为此而心有嫌隙,可杜氏所言,也并不是没有道理。</p>

如是想着,慕嫣然低垂着头,径自思忖起来。</p>

“可是,瑜哥儿到底,还是个两岁的孩子……”</p>

慕嫣然仍旧挂怀于瑜哥儿的年幼。</p>

“王妃何不问问孩子自己的意思?”</p>

杜氏笑着说道。</p>

“问他?”</p>

慕嫣然一惊,随即,却想起儿子每每语出惊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