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八章 遗诏(2 / 2)

景熙帝问道。</p>

轻轻的点了点头,杜之末敛正面色答道:“此病前所未见,如今,我等只是想出了对策,大概能有疗效,可究竟会有多少疗效,却都未可知。可以肯定的是,此次诊治,少则一两年,多则三年五载,一切都是不可知之数。”</p>

顿了顿,杜之末继续说道:“而这诊治的过程,又贵在坚持,所以……”</p>

没说出来的后半句话,景熙帝和贺启暄,却都已经知道了。</p>

旁的可以不理会,可朝政之事,却是万万不能搁下的。</p>

百官还有每旬一日的沐休,而即便是百官都休息了,作为大梁的君王,永成太上皇也好,景熙帝也罢,一年到头,都是围绕着朝政,何曾有过一日的休息?</p>

一时间,景熙帝的眉头,紧紧地蹙了起来。</p>

永寿宫里,听了皇后的话,太后的脸色,也不由自主的沉重了几分。</p>

“少则一两年,多则三年五载……”</p>

喃喃的说着,太后握着手炉的一双手,已紧紧的拢了起来,直到手炉上的雕刻花纹硌到了腕上的翠玉镯子,镯子边沿深深的陷进了肉里,太后腕上一痛,才回过神来。</p>

低垂着头,太后的眸中,已显出了几抹厉色。</p>

再抬眼,又恢复了从前的慈眉善目,太后回头看着皇后说道:“已经腊月了,眼看便要过年了,今年老天有眼,各地风调雨顺。哀家这便去乾安殿,劝皇上早几日封印歇息好了,到时候,你陪着皇上去落山别院调养一阵子,那儿的温泉是极好的。只要对皇上的身子有助益,怎样都好。至于朝务……”</p>

轻不可闻的叹了口气,太后低声说道:“朝务再重要,也没有皇上龙体康泰重要。你们先去,按着杜神医的法子调理,等过了年,根据调理的情形再说。”</p>

“是,臣妾谨遵母后懿旨。”</p>

颔首应下。看着太后要起身,皇后急忙起身上前,扶起了她,二人朝乾安殿而去。</p>

再从乾安殿出来。太后的面色,已有几分缓释,看着远处灰蒙蒙的天空中迸/射/出了几缕和煦的日光,太后低声喃喃道:“列祖列宗会保佑皇上,大梁万民,也会保佑皇上的,会的……”</p>

一心堂里,听贺启暄说杜之末三人已经有了法子,慕嫣然也止不住的欢欣起来。“真的?老天开眼,菩萨保佑……”</p>

慕嫣然双手合十的在空中拜道。</p>

“等封了印,皇上就要携着皇后去落山别院了,到时候,让杜先生和权大夫随行,希望一切都能顺利。”</p>

贺启暄感慨的说道。</p>

“会的,一定会的……”</p>

慕嫣然信心满满的说道。</p>

已经决定了要去落山别院休养。得了景熙帝的吩咐,小路子便亲去内务府传了话,当即,内务府便忙了起来,落山别院里,也都粉饰修葺一新。</p>

而位于落山别院林子深处的那个温泉,则成了特别用心的地方。</p>

既然要泡药草浴,那要用的药草。便不是平日里服用所能比拟的,一时间,杜之末和权大夫都到处奔走着筹措起了药草,而属于宫中的几家御用药房,也都忙得团团转。</p>

成车的草药运往落山别院,而权大夫和杜之末。也都整装待发,只要景熙帝从宫中启程,两人便随行前往。</p>

毓秀宫里,皇后看着面前的一对女儿,柔声叮嘱道:“母后陪着父皇去落山别院,玫儿和芊芊,便跟着华贵妃,她会妥善照顾你们。你们若是想父皇和母后了,便跟华贵妃说,到时候,母后便派人来接你们,好不好?”</p>

大公主玫儿已经十二岁了,宫里发生的事,景熙帝和皇后虽然刻意的瞒着她,可到底是在宫里长大的孩子,嘴上不说,心里哪有不清楚的?</p>

当即,大公主便点了点头,乖巧的应道:“母后,女儿都已经这么大了,身边还有教养嬷嬷,女儿能照顾好自己和芊芊,您放心吧。我们会等着您和父皇回来的……”</p>

一旁,九岁的芊芊公主却有些不高兴,“母后,您和父皇去别院,为什么不能带着我和姐姐一起呢?我们会听话的。”</p>

皇后还未说话,一旁,大公主已牵起了妹妹的手,“芊芊,父皇和母后有重要的事要去,不能在宫里过年,若是咱们也跟去了,谁陪着太皇祖母和皇祖母啊?咱们要做好孩子,父皇和母后不在,咱们要替他们,还有霄儿在皇祖母面前尽孝,知道吗?”</p>

见芊芊还是一脸的不快,大公主俯下身,在她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顿时,芊芊有些笑逐颜开的点了点头,“那姐姐要说话算数。”</p>

“姐姐何曾骗过你?”</p>

娇俏的冲妹妹眨了一下眼睛,大公主宠溺的捏了捏她的鼻子。</p>

转过头看着皇后,大公主柔声说道:“母后,您放心吧,若是有事,我会去寻皇祖母,去寻华贵妃,或者给您带口信,您和父皇莫要担心我和芊芊。”</p>

大皇子已经去了,可两个女儿,虽是生在皇家,却非同一般的乖巧,皇后的心里怎能不欣慰。</p>

点了点头,皇后伸出手,将两个女儿拢在了怀里。</p>

再到乾安殿,见景熙帝正奋笔疾书的写着什么,而面前的案桌上,堆着高高的几摞奏章,皇后心内轻叹了一口气,面上却不动声色,也不劝阻,只走到景熙帝身边坐下,动作轻柔的替他研起了墨。</p>

夫妻二人久久都未开口,虽偏殿内一片静寂,却丝毫不显尴尬。</p>

一个多时辰过去,面前的几摞奏章,才刚刚看完一半,景熙帝放下笔伸了个懒腰,站起身四处走着,活动着有些僵硬的脖颈和胳膊。</p>

沏了一碗茶递给景熙帝,皇后柔声问道:“皇上可决定好了。咱们什么时候启程出宫去落山别院?”</p>

回头看了一眼案桌上的奏章,景熙帝估摸着说道:“原计划是腊月二十,不过朕想,既然下了决心,不如早些去,这几日等朕处理完这些事,差不多十五咱们就能动身。”</p>

点着头,皇后走到景熙帝身后。替他揉捏着脖颈说道:“内务府来回话,说落山别院那边都已经准备好了。至于要用的药草,运过去的那些,也够一个月的。其余的,只看皇上的身体情况,杜权两位神医日后对药方再行斟酌调配。”</p>

轻叹了口气,景熙帝伸手牵过皇后,让她坐在自己身边,犹疑了一瞬说道:“素儿,朕……朕已经立好了遗诏……”</p>

“皇上……”</p>

景熙帝的话未说完,就被皇后一脸惊惧的打断了。</p>

安慰的拍了拍皇后的手,景熙帝释然的摇了摇头。“素儿,听朕说完……”</p>

眼眶不自禁的就红了,皇后低垂下头,默默的点了点头,可眼中的泪,却止不住的滑落下来,低落在景熙帝的手上。如炭盆里的火星一般,让景熙帝一颤。</p>

起身靠近皇后坐下,景熙帝将皇后揽在怀里,轻抚着她的背道:“素儿,其实,那遗诏,朕是去岁便立好的,如今。得知身上的毒能解,朕心里,其实是很激动的。只不过,万事皆有意外。”</p>

说着话,景熙帝惆怅的长叹了口气,“几位神医奔波了小半年。才有了破解的法子,可这毒,也确实是闻所未闻,如今,咱们心里有期盼自然是好的,可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万一……朕是说万一,倘若朕没熬过来,到时候,朝堂必定大乱。不说旁的,远在宾州这么多年却一直野心勃勃的焕王,就一定不会放过这可趁之机。”</p>

吸了吸鼻子,皇后点了点头,“臣妾知晓,皇上怎么说,臣妾就怎么做。”</p>

欣慰的笑了笑,景熙帝轻声说道:“若是没那一日,那再好不过。倘若真的有那万一,到时候,你就回来取出朕的遗诏,交给襄王叔,请他宣读。遗诏上,朕已经说的明明白白,若有不服的,襄王叔自然知晓该怎么办。”</p>

“可记住了?”</p>

久久不闻皇后出声,景熙帝轻声问道。</p>

胸前的衣襟早已被泪水浸湿,皇后点了点头,哽咽着答道:“臣妾记住了。”</p>

“其实,朕并不怕死,可朕却怕,朕去了后,你和母后,还有几个孩子……”</p>

原本还带着几分柔和笑意的脸上,忽的闪出了一抹自责的愧疚,景熙帝只觉得一颗心撕扯着疼痛起来。</p>

“皇上,臣妾会好好儿的,会孝敬母后终老,会抚养玫儿和芊芊长大出嫁,倘若……倘若真到了那一日,臣妾必定不会让皇上忧心。只盼着,皇上莫喝那孟婆汤,在奈何桥前等等臣妾,便是下辈子,臣妾也要与皇上做夫妻。”</p>

抬眼看着景熙帝说着,皇后一脸的坚毅,及至话说完,泪水缤纷,复又沾满了脸庞。</p>

取出她手里的帕子为她擦拭着眼泪,景熙帝有些怜惜的说道:“那年,朕便对你说过,信我。如今,朕依旧这句话,你放心,无论何时,朕都候着你,生也好,死也罢,我,总是和你一起的。”</p>

感慨的点着头,泪雨滂沱的皇后,脸上绽出了一抹舒心的笑容。</p>

过了腊月,都城里便愈发热闹,没等到腊八,空气中,已飘出了几丝香甜的腊八粥气息。</p>

一心堂里,慕嫣然看着兴致勃勃的瑜哥儿,嗔笑道:“每日都惦记着往上书房跑,你如今跟那些夫子,倒是比跟娘都亲了。”</p>

听了慕嫣然的话,瑜哥儿一脸讨好笑容的偎过来,拉着她的胳膊摇晃道:“娘,儿子长进了出息了,您面儿上才有光,不是吗?儿子说过,要做个顶厉害的人,将来保护娘,保护姐姐和弟弟妹妹们。”</p>

瑜哥儿贴心的话,成功的冲散了慕嫣然心头的几分酸意。</p>

亲昵的捏了捏他的鼻子,慕嫣然柔声叮嘱道:“见了夫子要有礼貌,得空便去乐清殿瞧瞧你玉姨母,知道了吗?”</p>

连连点头,直到慕嫣然露出了温柔的笑意,瑜哥儿才转身跟着贺启暄朝外去。</p>

腊月十四,早朝上,一道圣旨,让朝臣们再度惊的掉了下巴。</p>

景熙帝携皇后前往别院休憩一段时日,护国并肩王贺启暄摄政,朝中诸事尽数交由他处理。</p>

p:谢谢流苏的平安符,半生呓语的五星评价票,鞠躬谢谢两位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