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想要改变(2 / 2)

尤其在故乡川省,大熊猫可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

这里的人们实在太过于喜爱它,以至于要把它的图像印在川省的汽车车牌上。

顺便一提,陕省车牌上印的是兵马俑。

但是,它也不是一直都过得这么轻松。

就在几十年前,大熊猫还在种族灭绝的边缘苦苦徘徊。

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他们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达到了十分恐怖的境地。

工业化、城镇化、还有垦殖活动都在不断蚕食大熊猫本就不宽裕的生存空间。

人类这种生物,在贫穷和匮乏下,没有任何礼仪可言。

什么爱心、仁慈、善良,在他们对金钱财富的追逐中早已磨灭殆尽。

你不能要求一个饭都吃不饱、朝不保夕的人去思考百年千年后的持续发展。

很不幸,当时的人类就处于那样的状态。

然而人的审美,在某种方面是趋于一致的。

真正的美人,无论肤色族别都能让人体会到她的美,动物亦如是。

现在的人类普遍喜欢黑白相间的动物,即使倒退到很久以前,人类也还是普遍喜欢黑白相间的动物。

可是几十年前,那时的华国正处于贫弱之中。

在生活的压力下,人尚且活得没有尊严,更遑论只是如吉祥物般,对人类社会毫无威胁力却又偏偏能获得他们喜爱的熊猫呢?

于是许多大熊猫被迫进入了马戏团工作。

驯兽人用食物鼓励它们、用鞭子威慑它们、用铁链拴住它们的脖子,让它们和小丑一起登台表演。

为了观众席上的一声声欢呼,为了那菲薄的一张张门票,它们在人类的驱使之下收敛起天性,做出一个个滑稽可笑的动作来满足人类奇特的癖好。

让动物像人一样转木桶、骑单车,真的就那么好看吗?

它们学习得再认真、表演得再优秀,始终不可能像真正的杂技团演员那样灵活,可人类偏偏喜欢欣赏它们的笨拙。

人类喜欢看其他生物露出各式各样的丑态,从而获得一种自我优越的满足感。

所以他们乐此不疲地“教导”任何动物像人一样行动,即使明知道它们不需要也不理解。

后来,社会逐渐发展,人类的思想水平也提高了。

由于大熊猫太过于珍稀,他们终于觉得这样对待熊猫是不人道的行为,于是开始设立自然保护区,各动物园也纷纷将它们安置在重金打造的场馆里。

但熊猫人觉得,事情不应该是这样。

让大熊猫去马戏团也好,大肆进行熊猫保护也好,都是因为人类觉得它们应该如此。

或许作为既得利益者这么说有些矫情。

在人类的偏爱下,现在的大熊猫的确得到了远远超过它们本身能力所能获取的资源。但明明还存在许多同样濒临灭绝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动物,它们的将来又由谁来保护呢?

不是谁都有熊猫这样能靠脸吃饭的运气。

甚至,不仅仅是动物。

在这个世界上同样还存在着许许多多濒临灭亡的——人。

明明以目前的生产能力,已经足够供应世界上所有人的粮食,但却存在着巨大的人口数量处于饥饿之中,不是十万百万,而是上亿。

根据人类联合国的调查(注1),全球有69亿人处于饥饿之中,在过去一年中增加了1000万,占世界总人口的89,预计2020年饥饿人数至少新增约8300万。

有的国家明明有着巨量的饥饿人口和营养不良人口,竟然还是粮食出口大国!

熊猫人在接触人类社会的过程中看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但它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也不懂究竟该如何解决。

它想象不到这样发展下去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不懂得人类究竟要怎样才能和谐地与其他生命一同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

它只是单纯的觉得,世界原本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这个世界目前的运行秩序是不对的。”熊猫人抬起头。“我想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