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质疑 中(2 / 2)

彻元 妖精吃俺一棒 0 字 2022-01-20

而王应麟其实昨天晚上就知道林彻的身份了,只因文天祥与陆秀夫离开来悦客栈后,就去拜访了他这个老师,将林启有后这个好消息告知于他。

方才,他已经通过与文天祥的眼神交流,确认了林彻的身份,所以在贾似道等人质疑之时,才有了刚才那一幕。

殿试,在宋代的时候,名义上的主考官当然是皇帝了,但其实不过就是挂个名而已,而作为覆考官便成了实际意义上的主考,按着士林传统和习惯,当届取中的进士,既是天子门生,也是他的学生。

皇帝当然不是新科进士们想见就能见的,而作为新科进士的官场引路人,覆考官与他们的关系更为紧密,其中一些得意门生,更是视为子侄。

林彻理清了二人的对话,不由感叹这士大夫之间的关系真是层峦重叠、千丝万缕啊,这一不小心,自己就多出了个师公,看起来还挺年轻的。

他不知道的是,这个王应麟可不是普通的士大夫

(本章未完,请翻页)

,自幼天性聪敏,九岁便通六经,十九岁举进士,因受到程朱学派的王野和真德秀等人影响,任官同时勤于读经史。

而流传至后世的华夏经典启蒙教材《三字经》,便是王应麟所作,后人也只是对其进行相应的增改。他的博学广闻也被后世诸多文豪所推崇,《四库全书总目》就记载,应麟博洽多闻,在宋代罕其伦比。

既然知道了身份,林彻立时见礼,恭谨的鞠躬三拜,“林彻拜见师公。”

贾似道等人见此,眼中却依然不是很相信,还想质询,这时候文天祥长身而出,“某文天祥,亦可证明,林彻正是为国捐躯的前寿春知县林启之子,当年城破之前,至贤身负守土之责,决心与城共存亡,只是不忍才几个月大的幼子皆丧,令仆役带着潜出蒙古包围,自己却和妻子坚守到最后一刻。”

王应麟与文天祥不仅仅才华出众,品性道德也是众人皆知的,没人会相信二人会说谎,而且文天祥还继续道,“若是还有人不信,我同科的陆君实与谢枋得也可为证。”

这下,贾似道和他的同党们麻爪了,以宋朝的官制结构来说,即使再大了权臣,也很难指鹿为马。

林彻再次谢过为自己作证的几人,然后昂然对着贾似道说,“贾相公,其实我的身份并不重要,我从来也不希图朝廷的那份恩荫,父母的荣光是父母的,我若要功名,自然会靠自己去拼搏。”

林彻又暗暗刺了贾似道一记,接着道,“我今日在殿中所述之事,是不是真的,也不是空口无凭能决定的,想来贾相在进宫之时,也看到了皇城外面那些养济院的老幼了吧,人证物证都在那里,之只要公正的去查,很快就能一清二楚了,至于贾相是不是真的涉及到里面,公审一下不就好了,我相信众目睽睽之下,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