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裕廊岛夺舰(2 / 2)

海疆 骠骑 6326 字 2019-08-27

黄涛的一番长篇大论可以说是直接说道了李安民这个参谋次长的心里面去了,跟随林海疆起家的老人中王法仁可以说是最受信任的一个,同样也是权利最大的一个,王法仁几乎能够调查帝国除了元首之外的任何一个人,能够动用帝国的任何一种资源,在帝国内部甚至军队体系内,一听说是情报总部调查局稽查科的探员,没有不发慌的。

而同比王法仁同期跟随元首打拼的元老中其余的不过都是泛泛之辈而已,不过就是个资格老点,也正是因为这样,李安民这个元老派之后的资深派才得以跻身帝**政高层。

李安民见林海疆没有说话,于是犹豫了一下,为了以防黄涛是在抛砖引玉,于是李安民决定还是把握一些道:“元首,我个人认为黄涛高级参谋的见解有一定的依据,而情报总部的做法虽然有些过头,但是从帝国的根本利益的角度看来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眼下大战在即,帝国需要一套平稳的运作体系以突显稳定,一切要为了这场带有战略决定性的战役而服务,所以我以为此事应当等待大战尘埃落定在给予分析研究为好。”

林海疆意味深长的望了一眼李安民,林海疆从来没注意到自己亲自提拔的这个参谋次长竟然如此会和稀泥?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自己的部下会调解气氛了?在自己这个帝国元首的面前开始虚虚假假的掩饰自己的真正意图和目的?这才多久时间?这些人从哪里学会的老练和圆滑?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是为了所谓的权力之争,空着的帝国总参谋长的位置让李安民很费心思,所以李安民就必须管理好他的总参谋部,但是情报总部恰恰总在抢总参谋部的功劳和权力,难道权力真的会使人变得如此的疯狂吗?甚至疯狂到了需要掩饰自己真实意图的境地,林海疆最难容忍别人在自己面前和稀泥玩。

于是林海疆瞪了李安民一眼道:“情报总部有很多东西做得确实过分,但是你们要明白,他们的权力甚至包括你们的权力都是我给予的,这些权利是建筑在我对你们的信任之上的,如果没有了信任的话,你们的权力会在瞬间垮塌,我要你们牢牢的记住,在我面前永远不要试图用假话来欺骗我,我身为帝国元首,你们作为帝国高官,我需要知道你们的真实想法和意图,明白吗?

李安民万分汗颜的啪的一个立正道:“感谢元首教诲,卑职一定牢记在心,时刻谨记”

林海疆微微点了点头道:“你们下去吧不过总把一些话挂在嘴边,我看得更多的是你们的实际行动,明白吗?我看的是行动,真真正正的为帝国的事业而献身,或许现在你们会失去很多,但是你们不要忘记了,你们是为何投入这场事业当中去的,鱼和熊掌固然很难兼得,想在留名青史的同时享乐生活?享受和平喊喊口号过日子,这种可能性到底有没有?”

林海疆的注视让有点心虚的李安民不知如何回答,而黄涛站在一旁也眉头紧锁,因为元首并不是在针对李安民一个人,其中也包括了黄涛在内,而元首的这个问题让他们不知该如何去回答,无论是李安民还是黄涛,他们都是第一次见到元首如此的大光其火,或许是黄涛的反应涉及到了元首最为信任的人王法仁?或许任何或许皆有可能?

两个人只能毕恭毕敬的站在原地,林海疆不动声色的挥了挥手道:“这样的事情也许会有,甚至其中令人发指的程度会超出了你们的想象,但是我可以放心负责的告诉你们,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发生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的只有流血和牺牲,你们可以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作为帝国未来的他们是有权利享受我所言的那种生活的,他们的父辈为此付出了一生乃至生命的代价,所以他们在不过格的情况下可以享受美好滋润的生活。”

李安民与黄涛立正敬礼离开之后,两人相互看了一眼,但是都默默无声,李安民算是资深派的领军人物,而黄涛则是留学派中的佼佼者,今天元首的一番话他们有些明白,但是其中不明白的还是占据了其中大部,元首是在警告的同时给描绘了一副未来蒙荫子孙的美好前景吗?李安民不清楚,黄涛也有点糊度,黄涛甚至感觉自己与和稀泥的参谋次长一起挨了元首一顿臭骂有点冤枉,不过帝国大部分高级军政人员都非常清楚,只有挨骂的人才是元首的心腹,只有辜负了元首的人才会挨骂,从旧港时期开始,挨元首骂就是一件让人得意的事情,只不过今天李安民和黄涛十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

1861年11月5日傍晚,陆伟指挥的共计五百人的突击队员开始由中南半岛号和海南号战列舰的船舷开始缓缓下船,搭乘小艇开始向夜幕中的裕廊岛方向划去,在裕廊岛的另外一头,岸上的情报人员用专用带有罩子的汽灯向海面上发出了数组信号,此刻的裕廊岛码头还十分的简陋,岛上驻扎的英军不过二百余人,全部集中在码头附近的小镇中,全岛相对比较荒凉,甚至连炮台都没有修建。

英国人之所以选择这里为清廷的战舰进行补给,看中的就是这块海域水情复杂,多回流与暗礁,大舰队根本无法有效展开,否则正常半天时间的补给也不会延长到了二天时间,另外一点就是英国人的上层有人希望新加坡殖民地收到中华帝国方面的袭击,而在殖民地,有人却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既得利益受损,出于两股势力的交锋,最终形成了如此的决定,让悬挂英国国旗的清国舰队在偏僻的裕廊岛补给。

在黑暗之中,除了哗哗的海涛声外,就只有军靴踩踏沙子发出的响动,突击队员们携带着各自的偕行包从齐腰深的海水中奋力向岸上前进,当快要上岸时则被小声提醒排成二列进入树林,五百人规模的突击队可以说是陆伟所指挥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突击,因为十登舰的夺舰之战,所以突击队携带了大量了毛瑟手枪与轻机枪,相反的只携带了少量的步枪,作为攻坚的利器的手榴弹几乎每个队员都携带了最少十枚。

让陆伟唯一感到遗憾的就是正在武器装备总署正在研究的一种名为火焰**器的武器,不过这种武器的可靠性,尤其是密封性非常之差,几次试验每次都会发生事故,所以项目本身的进展也不大,此次作战又是舰船控制权的争夺战,所以也不适宜采用带有极大破坏性的武器。

天刚刚泛出鱼白,在裕廊岛东南荒芜人烟的树林之内,陆伟所指挥的突击队全部潜伏了下来,之前接应的伪装成华裔渔民的渔船在不远的海面上打渔。

而中华帝国海军舰队主力则驶离裕廊岛海面,陆伟很快通过望远镜发现简陋的裕廊岛竟然有七个码头可供战舰停泊,作为一座天然的优良深水港来说,裕廊岛的自然条件甚至要强于帝国要塞。

陆伟一直担心清廷的战舰会因为码头缺少而选择分批靠岸补给,这样的话就会给夺舰突击行动带来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不过这也只能说在码头的硬件条件上还是能够保证清廷战舰同一时段靠岸,置于清廷是否会按惯例三舰补给两舰巡弋那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