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出访阵容(2 / 2)

海疆 骠骑 4111 字 2019-08-27

而林海疆却迫不及待的就在南京召开了帝国临时内阁会议,张允季、李安民、李海波、胡伟民、张夏同、傅善祥、贾悟忌、高奇、张正、刘泉思、徐大伟、郑智鹏等等帝国各方面的代表全部齐聚一堂,林海疆就此次战役的消耗与帝国经济的发展做了几个方面的询问。

在听取了各个方面的报告之后,林海疆也意识到了,帝国现在也基本成为了强弩之末,虽然大军北伐直捣黄龙十分诱人,但是如果贸然大规模的进行光复,帝国的经济承担不了整体的军事开支以及光复地区的重建与援助,所以先发展经济,建设长江以南,派出部队渡江向山东沿海放下前进,设置战役发,建立进攻前进基地城市的总体战略制订了下来。

当听到元首决心利用三年时间全力发展经济建设地方,然后一举统一中国的战略之后,与会的人可以说全部都是松了一口气,虽然眼前帝国形势一片大好,光复全国消灭满清指日可待,但是帝国的根基不牢,即便光复了全国,只能说是带来了更多的混乱,而且帝国的人才贮备也面临严重的不足,加之国内形势与各地民情均十分复杂,所以林海疆最终放缓了整体的军事战略实施。

林海疆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1863年3月他将赶赴法国巴黎参加德皇威廉一世的登基大典。

林海疆清楚整个航程所需的往返时间接近半年,所以帝国的各项工作必须安排得井井有条,俄国人吃了大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至于清廷恐怕更多的是有心无力

不过此次德皇威廉一世的登基对林海疆刺激比较大,尤其是那五十亿法郎的赔款更是让其无比眼红,林海疆非常清楚十九世纪中期的德国仍以务农为主,1852年期间约百分之四十以上的人口依然从事农业生产,虽然早在1834年德意志地区已组成关税同盟,以消除各邦之间的关税,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发展一直缓慢不堪。

随着中华帝国的大量订单普鲁士的经济开始了飞速发展,加上普法战争后得到大量赔款,而且俾斯麦又全力在普鲁士推行工业**改制,更会使得德意志的经济突飞猛进。

德国有铁血宰相俾斯麦,而自己有谁?似乎无论是李安民还是胡伟民以及张允季,无人能有俾斯麦的气魄与胆量胸襟

返回广州后的第一件事,林海疆找到海军部李海波要来了帝国海军造舰计划,打开卷宗望着眼前的造舰计划确实有点心潮澎湃的感觉,海南、广州、帝国要塞三个拥有三万吨船坞的造船厂要在1863年的5月间分别相继开工,建造标准排水量一万一千吨的镇远级战列舰六艘,荣誉级重型巡洋舰四艘。

林海疆知道看计划着确实是一个大手笔,此刻以帝国的财政、技术储备等等各个方面都是能够承受的,但是林海疆非常担心海军此举会导致帝国进入一种乐观的盲从、盲目的大跃进生产阶段,工程部提出的五年钢铁产量翻十翻的目标等等,似乎都与海军的造舰计划有关。

眼下当前中华帝国已经完全占据长江以南,什么时候出兵北伐不过就是林海疆的一道命令,届时百舸争流,几个战场同时动作,彻底结束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林海疆通过情报知道清廷最近跟俄国人走的非常之近,自从消灭了维列多夫司基的二十万大军之后,俄国人虽然又派出了大约三十万的增援部队,但是这些部队似乎就赖在了黑龙江,跟清廷耍起了无赖。

缺乏足够力量的清廷对于俄国人的无信也是追悔莫及,之前与其说是借刀杀人,这次反而是引狼入室深受其害了

为了此次出行的各方面考虑,更是为了彰显国威,林海疆决定镇远号、定远号战列舰连同北京号重型巡洋舰、苏州号重型巡洋舰、南京号重型巡洋舰、杭州号重型巡洋舰、济南号重型巡洋舰、广州号重型巡洋舰、天津号重型巡洋舰、福州号重型巡洋舰、成都号重型巡洋舰、武汉号重型巡洋舰、长沙号重型巡洋舰、西宁号重型巡洋舰、兰州号重型巡洋舰、泉州号重型巡洋舰、南昌号重型巡洋舰等十七艘战舰组成访问舰队,海军陆战队第一旅以及帝国统帅部仪仗队、宪兵大队随舰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