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世界军备竞赛(2 / 2)

海疆 骠骑 3847 字 2019-08-27

不过军事工业的基础是建立在工业冶金、机械制造加工、技术储备、武器验证等等基础之上的,可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如同西班牙、荷兰、葡萄牙等等国家,他们可以造舰,但是舰炮和陆军的野炮、大口径榴弹炮、机枪等等就需要进口了,因为经过试验对比,中华帝国制造的七十五毫米野炮要远远比他们本国制造的性能高出四分之一,这无疑是一个令得欧洲各国非常难堪的问题,德意志是绝对不可能贩卖给他们所需要的大炮和机枪的,所以荷兰、西班牙、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第一时间派遣密使前往南京寻求购买军火的可能。

而稳坐钓鱼台的林海疆则早已准备好了所谓的出口简化型的各种武器大肆贩卖,在出口武器的价格上,林海疆利用所谓的垄断性的卖方市场优势狠狠的宰了这帮老牌的欧洲狗强盗一把。

不过总体上林海疆对于忍痛挨宰的欧洲人的理念还是十分佩服的,与其被人抢个精光,还不如买了武器与敌人死拼,即便战胜也还有武器剩下,还可以再去掠夺更加弱小的对象,对于中国人用了上千年完善的儒家思想,在对比欧洲人用了几百完善的强盗理论,似乎还是欧洲人的更为实用一些。

1867年的春节对于中华帝国来说,几乎所有的帝国公民都能感觉到一丝的安定与祥和,帝国虽然在中南半岛继续清剿残余抵抗力量,在远东的战争似乎距离帝国太过遥远?对于帝国之前的统治区和前年陆续解放的新光复区的帝国民众来说,他们看到的最实惠的就是他们的生活有了充足的保障。

在帝国成立之初,林海疆对于那些曾经服务清廷的汉奸们并未大规模的清算和喊打喊杀,因为林海疆以及预料到了如果在光复区大规模的进行清算和土地**,那么帝国内部的社会综合治安没有十几年是无法彻底平定下来的,所以林海疆借鉴了后世开国之初的一些做法,先稳定,在逐步按批次和层次进行分批清算,对于一些民愤不是十分巨大的买办则进行公私合营的方式,将一些大买办的资产进行国有化过渡。

现在既然帝国已经完成了统一,又在外部大规模的进行军事行动,所以林海疆就更加注重帝国内部的长治久安,在林海疆看来帝国在舆论引导方面还是很有些不成熟,尤其是对非主流声音的对待方式基本就是简单粗暴,一些自费出国留学归来的人士认为帝国既然是施行西方开始逐步流行的民选政府,于是就急不可待的成立了一堆如雨后春笋一般的政党,结果这些政党全部都被帝国情报总部给予了取缔,对于林海疆来说,现阶段搞所谓的民主纯粹就是扯淡,对于一个国家百分之九十六以上都是文盲和半文盲的国家来说,老百姓能知道什么叫民主?民主是需要流血牺牲了,民主是需要不断革新不断进步的,如果现在进行全国大选,林海疆相信一张选票的价格无非就是一个白面馒头,甚至更便宜所以中华帝国唯一的合法政党就是中华帝国复兴党。

在借机大肆向欧洲出口武器的同时,兵器工业带动了中华帝国的整个经济链条,到处都有工厂在招人,全国上上下下都是大搞建设,不怕你没文化,就怕你不肯干,只要你肯干温饱肯定没有问题。

给婆娘扯上几尺布,给娃娃们买上点蛋糕和糖块,割几斤肉,蒸好大白面馒头,这就是普通中国老百姓的幸福日子,对于这种几乎幸福到了无以言表的幸福日子,林海疆却感觉到了一丝的辛酸,老百姓的要求就是如此的简单,简单到了不能在简单的地步,为何高高在上的满清执政者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

作为帝国的最高领导者,林海疆时刻在提醒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能让自己的眼睛被蒙蔽,耳朵被拥堵。

帝国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扩张的关键时刻,所以林海疆也开始着手分批处理之前一直没有进行处理的汉奸和罚没的满清贵族的财产和土地,也正是这些财产和土地让林海疆的土地改革才能安全确实有效的进行下去,不过全国各地清理罚没的满清贵族和汉奸的财产却也让林海疆大吃一惊

林海疆是在用钝刀子割肉,一点一点的慢慢来,帝国内部各个阶层的利益平衡才是帝国社会综合治安的关键所在,所以林海疆一直在关注帝国的新生代的既得利益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