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如来佛像(2 / 2)

最高级的堂食,自然是送进政事堂,给宰相们享用的,然后各部各寺都有不同。</p>

李彦看看未来可期的内卫,觉得自己还是出去吃比较好。</p>

丘神绩也有这个意思,对着李彦连连使眼色,两人来到丘英面前。</p>

丘英摆了摆手,笑道:“你们去吧,我还有些事情。”</p>

末了,他不忘低声对李彦叮嘱一句:“元芳,该回国公府了。”</p>

李彦点点头:“午后用餐完,我就回去。”</p>

告别丘英,他带着丘神绩,出了内卫,往皇城外而去。</p>

这回走到皇城西南,李彦无意中侧目,却发现西南角的方向,有一个巨大的轮廓耸立。</p>

他仔细看了后,惊讶地道:“那是佛像?”</p>

丘神绩踮起脚,跟着看了看,也有些不解:“六郎稍候,我去问问。”</p>

他很快返回,低声道:“那是为荣国夫人祈福的如来像……”</p>

荣国夫人就是武后的生母杨氏,周国公武士彟(yuē)的续弦。</p>

武士彟寒门出身,家族世代经商,十分富裕,但社会地位不高,为了跻身上流阶层,他资助李渊在晋阳起兵,立下从龙之功,唐朝建立后,做了工部尚书,封应国公,武媚当了皇后,追赠其为周国公。</p>

原配死了后,武士彟续弦娶了杨氏,生了武氏三姐妹,而这位信佛的杨老夫人,嫁给武士彟的时候就四十多了,到今年活了九十一岁,在半月前过世,为了给母亲祈福,武后命人修了这座大佛。</p>

丘神绩这么一说,李彦倒是想起来了,今年确实有这么件事,可凝视着那高大的佛像,仍然不解。</p>

丘神绩察言观色,低笑道:“元芳是不是奇怪,佛像为何置于皇城?因为那匠人用的是夹纻(zhù)之法,佛像铸好后,是可以移动的。”</p>

李彦确实不懂:“怎么说?”</p>

丘神绩道:“倒也不难,那些匠人先用泥塑胎,造一尊如来像,而后刷漆,再贴上麻布,等油漆干了,再次刷漆、贴布,如此不断反复。”</p>

“待到外层的工序完成,最后把里面的泥胎给撤掉,这尊如来佛就成了‘脱空像’,质量很轻,可以移动,因此也叫‘行像’。”</p>

他眉宇间有着虔诚:“我家中就有这么一尊丈许高的行像,是我父亲从佛会上用百金请入的!”</p>

“你父亲生吃人心,请了尊佛像回家……”</p>

李彦暗暗好笑,也明白了为什么匠人会在皇城里修佛像。</p>

那么大的佛像,如果是石刻的,建好后根本动不了,只会在石窟里看到。</p>

换成这行像,就可以用车具抬着出门,沿路信徒一看,还不倒头便拜,纳捐礼佛。</p>

各地寺院是守株待兔,这种行象就是进击的如来。</p>

完全可以想象,等到佛像完成,从皇城抬出,一路从朱雀大街过去,会引发多么大的轰动。</p>

“到时候死去的荣国夫人,跟佛家的光辉结合到一起,无形间提高武后在民众心中的形象。”</p>

“宗教信仰运用好了,政治上也很加分。”</p>

李彦出皇城的路上,就在琢磨这些,直到热情的声音传来:“元芳,我等你很久了!”</p>

李彦抬起头,就见安神感一身常服走了过来,笑容满面。</p>

近了后,他见到穿着青色官袍的丘神绩,询问道:“这位郎君是?”</p>

李彦为两人介绍后,安神感哈哈笑道:“一起一起,平康坊就食!”</p>

丘神绩听说这位是安元寿的五子,也十分热情:“同去同去,平康坊寻乐!”</p>

“开口平康坊,闭口平康坊,庸俗!”</p>

李彦十分不悦,被两人推推搡搡,走向了那个考验干部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