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三结束以及……建奴的动向(2 / 2)

“哦?那你的意思是先去河南剿灭大股流寇势力,至于西安府那些地方暂时不要去。”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虽然他们有火器部队,可不代表他们的攻城水平就厉害了。事实证明了建奴攻城的水平,简直不能太差了。

洪承畴点头说道:“亲王殿下只需要出兵击败流寇,失地自然也就回来了。流寇在于人多其势不强败之足以。流寇败了之后,陕西、河南、湖广、四川皆落入秦王之手,那个时候天下也就可以平定了。区区苟延残喘的南明……算什么?”洪承畴的谋略绝对不低,如果叛敌就更可怕了。事实上洪承畴、祖大寿、吴三桂的带领之下,势如破竹……

洪承畴的话在场的人都没有出声,毕竟他们谁都没有这一位有权威。他一开始一直都在内陆反击流寇,对于流寇可以说了如指掌。范文程、祖大寿、吴三桂等人也就沉默不语了。建功这种事情需要他们来做,对于流寇洪承畴是有非常大的恨意。

多尔衮沉思了许久,说起来他现在的势力已经很强了,身后还有两个白旗的兄弟站位。这一次占据了京师之后,他的名声更是达到了顶峰。身为皇帝的皇叔,此刻朝廷的政权他说了算。只是现在内忧外患之下,他并没有为难豪格等人。可是一旦解决了问题,他肯定会直接发难。

“收复失地的事情交给豪格,我们前去击败流寇……”建奴还是以勇为权,他们只要不断的战胜不断的击败敌人,就没有人能撼动他的地位。收复失地那种事情,得到的收益看似很多,可却不如杀戮敌人来的名声强。

多铎立刻说道:“兄长这种事情让我们去……”多铎可以说是多尔衮的死忠,更是冲锋陷阵的好手。多尔衮的政治天赋说起来还不错,他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刚刚出生的清朝。可在后面的情况下,他外出狩猎不明不白摔死了?这就很耐人询问了,一个征战一声的武将死在了自己最擅长的东西上面……历史没有质疑和选择,所以王晨只能说多尔衮你大哥看着你呢。

多尔衮沉思了一下说道:“现在不急刚刚过完年,我们没有进攻那些汉人一定会松懈下来。明天盛京的人差不多就要到了,见过了陛下之后你和洪大人一起出击。”想了一下他又说道:“孔将军的火器部队也出发吧?红夷大炮全部带上,尽量剿灭流寇所有的势力。”

想要收复明朝的官员和百姓,就一定要击败这些流寇。说起来一开始流寇在京师的时候,百姓们是非常的欢迎。毕竟百姓是有点愚昧的,闯王的那些口号当真是太迷人了。百姓们完全扛不住这些东西,可是真的占据了竟是之后。这些承诺没有一个奏效,加上京师穷困已久。百姓们对于谁占据这里,已经不怎么看重了,只要能过下去就行了。

孔有德本来就是一直跟着多铎征战,多尔衮让他跟上去也在情理之中:“亲王殿下……留守一部分火器在京师吧?”说起来他们的武装的火器,根本就不是很多。红夷大炮太难制造,算起来现在也不过百门左右。这还是老式的红夷大炮,而不是王晨那种改装过的。射程上差距不大,多了百米也就那么回事。可是威力差距有点大了,当然他们现在还没有参战,根本不知道……

“留守一部分?不用了本王亲自驻守京师,无论是谁敢来这里,本王都不惧怕。”多尔衮根本没打算出击,他就是要驻守在京师。多尔衮心里其实一直都有一种忐忑的,他依然记得自己带兵突入京师的时候。

那一次他遭遇了孙可望的精锐部队,区区五百之数对阵两万骑兵丝毫不虚。当然两万骑兵还有一部分围住了当时的卢象升,那五百士兵带着很强大的火器,最起码现在看还是很强大。面对自己的白旗根本不怂,最后只是阵亡了不到五十人,而他们却阵亡了近千人……

多铎立刻行礼说道:“兄长放心,我一定提了那什么大顺皇帝的狗头哈哈……”说大顺皇帝的时候,那面目当真是狰狞。感觉上一个皇帝,死在了他的手中,那真的是莫大的荣耀。

多尔衮却是训斥了一句:“万事小心不可大意,大明虽然不行可也不是无能之辈。那流寇能击败大明的近卫军,想来也是有几分能耐的。万不可大意失败,不然那豪格恐怕会发难于本王。”虽然他风头无两,可如果一旦出现了意外的情况,那就不好说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