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解元之难(中).(2 / 2)

逆臣 虫豸 7001 字 2019-09-02

而待吴构离开后没多久,王霁睿也兴冲冲的跑回来了,满脸兴奋。

一看王霁睿的神色,萧漠就已经知道的答案,问道:“多少名?”

“我、我也中秀才功名了!!”王霁睿兴奋的说道:“第二十一名!!”

听到王霁睿的话后,萧漠心中总算是高兴了一些,而不像之前那般全靠伪装才能维持脸上的笑容。

一来,王霁睿的成绩并不如萧漠所获得的解元那般早已注定,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二来,却是萧漠自认为自己的实力比之王霁睿还要高上不少,如果王霁睿都能考到第二十一名,那么萧漠自己的成绩自然也会更高。

想到自己的解元之名似乎也不全是水分,萧漠心中总算是平衡了许多。

而另一边,待听到王霁睿的成绩后,萧慎言脸上的笑容也更浓了一些。

虽然他对王霁睿并不如何关心,但王霁睿总算是他的学生,而王霁睿能获得功名,将来对萧漠而言也是一个助力,总的来说,这是一件喜上加喜的事情。

看着萧慎言兴奋的在书房内走来走去,口中喃喃自语,脸上笑容密布,似乎兴奋的都有些不知所措了,萧漠笑着提醒道:“四爷爷,我们是不是应该给家里去信,把这件事告诉祖父祖母?”

经萧漠提醒,萧慎言一脸恍然,急冲冲的写信去了。

看到萧慎言的这般模样,萧漠不由一笑,突然觉得,和嵩山书院合作,似乎也不完全是坏事,至少,能在这个时候给家人带来莫大的快乐。

摇了摇头,萧漠来到书桌之前,神色也变得认真肃穆,开始继续完善他的那篇《中庸新解》。

萧漠并没有因为一个解元的名号而沾沾自喜甚至被冲昏了头脑,他很清楚,这个名号中,有着多大的水分。

而就在此时,随着县试榜单的公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此次长子县县试头名,是单县内一个叫萧漠的书生,年仅十四岁。

而随着萧漠的名字在单县内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得知,萧漠也很快就体会到,解元这个名号,给他带来的,不仅仅只是家人的开心,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痛苦。

~~~~~~~~~~~~~~~~~~~~~~~~~~~~~~~~~~~~~~

若论单县第一富豪,无疑是郭家了。

郭家家主郭良栋,早年中过举子功名,还曾在京中担任编修官,辞官之后回到单县,也将郭家经营的极是兴旺。

只是,郭良栋最近这段时间却遇到了一些让他头疼之事。

比如自家的大女儿郭筱婷,今年已经十三岁了。看起来还小,但在这个时代,却是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否则再过两三年,一旦郭筱婷到了十五六岁,再去寻觅,可就来不及了。现在即使尚不到婚嫁的时候,至少也应该把婚事给确定下来。

但娶嫁这种事情,历来讲究的是门当户对。但遍数单县甚至云州内的所有人家,却不是他看不上人家,就是人家看不上他,而少数几个门当户对的人家,不是子弟早已订婚,就是年龄不合适。

为这个事,郭良栋已是头疼良久。

这一日,郭良栋听说县试榜单公布后,就向管家询问详细的情况。

却听管家满脸赞叹的说道:“这次可了不得,这次县试的解元竟是我们单县人士,而且那个解元郎现在才十四岁,名叫萧漠……”

听到管家的话后,郭良栋微微一愣,接着似乎想到了什么,思考片刻后,对管家说道:“你去打听一下那个解元郎的所有情况,品性、出身、相貌,要详细一些的。”

管家微微一愣,接着恍然,笑着从命了。

与此同时,单县内所有的媒婆都在几天内都接了新的活计,主顾虽然不同,但目标大部分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解元郎萧漠!!

~~~~~~~~~~~~~~~~~~~~~~~~~~~~~~~~~~~~~~

另一边,单县县令柳宗盛在看了这次的县试榜单后,也是笑意盈盈,心情大好。

这一届县试,单县内的读书人很是为他争气,三县五乡,共有一百七十个人获得了秀才功名,而在单县内就有八十余人。最为重要的是,这次县试的解元,也出自单县,而且年仅十四岁!!

这代表着什么?

对这个时代的官员而言,这就代表着他们教化有方,就代表着功绩!!

虽然这些成绩都是读书人自己获得的,与地方官并没有什么关系,这般想法也毫无道理,但对这个时代的官员而言,确实是如此认为的。

尤其是在楚朝,下官向上官汇报自己的政绩时,最先说的,并非每年上税几何、人口增长多少,在他任内,治下共出了多少名进士、举子、秀才。

在这种情况下,柳宗盛此刻自然是心情大好。

考虑到一般而言能获得解元功名的读书人,大部分在事后都会进一步考取举子功名,说不定这个名叫萧漠的书生在今后还可能成为自己的同僚,柳宗盛犹豫了一下后,对着身边师爷说道:“你去,把那位解元郎请来,我要与他好好谈谈。”

师爷应是,匆匆去了。

而与此同时,单县主簿郭平,却早已经来到萧家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