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拖延参战时间的可行性(2 / 2)

当然,亲德派在目前来说,也只是韦珣需要慎重考虑。</p>

真到了局势出现明显倾向于协约国的情况,别说一群亲德派,哪怕是韦珣本身会因为背弃和同盟国的秘密盟约而背负骂名让自己辉煌的一生留下污点,也要果断放弃。</p>

说白了,在没有上场的时候,华夏和同盟国都是好朋友,好兄弟,有事情我们一起抗,相互帮助是应该的。</p>

一旦同盟国上场之后,那就是兄弟你先顶住,我这边手里有点事情或者是遇见啥“意料之外”的意外,没法履约。</p>

你要是逼急了说:“华夏你当不当我们是兄弟了,你这样不讲道义会遭报应的,而且在有损华夏的国家信誉。”</p>

但比起国家的利益,这些都是虚的。</p>

意呆利在一战二战是盟国队友都跳反了,何况华夏只是秘密入盟的队友呢?</p>

你德奥意再比比有啥子用,只要英法说德奥意说华夏秘密加入同盟国是假的,华夏咬死不认账就行了。</p>

意呆利因为地处欧洲与地中海之间的地理区位,决定了其自1861年统一以来的“海洋定位”与“大陆定位”摇。</p>

在19世纪时摇摆于德、法之间,稍晚则摇摆于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时摇摆于德国与英、法之间,冷战后则摇摆在欧洲与美国之间,这就是所谓的“钟摆”政策。</p>

意呆利在地理上的两栖身份,自然而然地导致了其对外政策的内在矛盾,因此长期以来意呆利对外政策众所周知的软弱和易变,不应当归咎于具体的人,不应归咎于特定的政权,更不应归咎于意呆利的政治文化传统。</p>

相反,这应当被认为是意呆利独特的“地理边缘性”这种结构性因素的后果。</p>

一战中意呆利转换门庭倒向协约国阵营,攻打孱弱的奥匈却连番大败。二战中意呆利不自量力,进攻法国而不胜,进攻弱小的希腊在德国帮助下才险胜,在北非战役中则遭遇大败,逼得德国不得不进入北非。</p>

意呆利战绩如此之糟糕,一方面在于其较弱的工业实力,另一方面也在于中央政府的权威与执行力不高,军队的征兵、动员效率低下,当然还有那群战斗力只有五的少爷兵。</p>

意呆利的“罗马情节”受制于其孱弱的国力、易攻难守的地形以及对进口资源的极度依赖,使得其打算投机大国之间角逐,以少量投入换取巨额收益的算盘彻底打空。</p>

其中也有因为奥匈帝国和意呆利在意呆利北部的原神圣罗马帝国领土以及和奥匈的恩恩怨怨。</p>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意呆利“敏锐”的分析出谁才是胜利的一方。</p>

就像是现在的局势,在华夏秘密入盟之后,谁要是和意呆利说你赶紧跳到协约国阵营,那意呆利绝对是第一个不同意的。</p>

因为赢面目前来看是五五开,一旦华夏加入之后,优势在同盟国,我干嘛要退盟呢?</p>

而有着意呆利这个例子在,韦珣绝对会在必要的时刻做出抉择,哪怕是荣誉和国家信誉受损,比起实际的利益却也无足轻重了。</p>

毕竟在意呆利两次背盟之后,也没有太大的影响,甚至背盟一事被人称赞为智慧。</p>

(创作不易,书友们请到塔读小说网阅读本书,塔读免费阅读的,算是对作者的支持吧,否则新书写了几十章看到现在的成绩都没有动力继续创作了,书友Q群55286658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