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刘晓兰破洋人(2 / 2)

“快去看啊,八极拳大师刘晓兰正在激战洋人大力士。”楚云立刻就奔了过去。

“原来是这样,不愧是以实战为主的八极拳大师啊。”楚云看了一眼刘晓兰暗暗佩服。

刘晓兰这个人楚云是知道的,他又名张晓兰,直隶河间府人,自幼喜好拳术,学过多种拳法,尤喜实战,八极拳最为精纯,其根底最为深厚,名闻遐迩。

刘晓兰的恩师是心意六合拳的宗师李老能,被世人称为老能先生,他是郭云深的同门师弟。刘老能他被称为“神拳李能然”跟马学礼都是心意六合拳的宗师级人物,因为他年纪更大,所以名声甚至比马学礼的更高。在咸丰、同治年间,与八卦拳之董海川,太极拳之杨露禅,鼎足而三,为心意拳(即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武术之领袖,威震武林。刘晓兰就是李老能先生“八大弟子“之一。

而且刘晓兰融合八极拳跟形意拳两种拳法,他以八极拳为主,心意六合拳为辅,创出了自己的风格,因为更注重八极拳,所以他被称为八极拳大师。不像是师弟郭云深,同样的八极拳跟形意拳融合,郭云深就偏向于形意拳,所以郭云深被称为形意拳大师。

据传,刘晓兰先生功成后,确实达到了“拳无拳意无意“出神入化的境界。一次,刘晓兰在一个方砖铺地的大厅中练“鹰捉“,只见他慢慢悠悠无声无息地一步一步地抓过去,并无出奇之处,可脚下的方砖却都被踩碎了。往前抓十几步后,他狸猫倒上树一回身,只一纵就回到了原处,脚刚落地又弹出十来步远,进退如织布机上的梭子一样,只见一条黑影往来,看不清人形,轻如鸿羽,重如山岳,快如疾风。站在一旁看的人,个个瞠目结舌。

这么一代大能果然临机应变头脑灵活,只见刘晓兰先生跟洋人大力士对了几招。他敏锐的发现洋人身上涂抹的油,可以让人使不上力气。于是刘晓兰先生立刻从衣服上撕下几根布条缠在了手上,这样加大了摩擦,果然效果非凡。刘先生的凶猛暴戾的拳持续打在洋人身上,洋人竟然被刘先生打的节节败退。楚云心想八极拳果然名不虚传,是真的实战类型的拳法。

而且刘先生更是看出了洋人肌肉层更厚,跟一个垫子一样的保护着自己,他立刻专注的攻击大力士的腰眼,不断打击之下,洋人不断的试图躲避。但是比起刘先生来说,他的灵活性太差了,没法躲闪。

终于又被连续攻击了数下,洋人大力士竟然直接从台上跳了下去,摆手认输,叫好声响成了一片。刘晓兰先生很是矜持的点了点头,就从台上走了下来,风度令人神往。

“真不愧是实战宗师啊,高,真的高。”楚云也暗暗的伸了伸大拇指。

这样一来剩下的几十位武者也知道怎么对付用油涂满全身的洋人大力士了,接下来几个人都凭借灵活的身手击败了洋人大力士。洋人这边哀呼声一片,清人却都喜笑颜开。

临近中午,按照清廷的要求应该继续比武,但是几个洋人却走到端亲王面前要求停止比赛进餐,端亲王不敢怠慢,立刻中止了比式,并且安排军士去准备饭菜。

楚云等人也都借了洋人的光,被带进各自的军营准备吃饭。除了上午获胜的11名中国武者,一上午时间竟然有27名武者被洋人击败。只剩下还没有比赛的62人准备吃饭,所有武者都高谈阔论,仿佛洋人不堪一击,只有楚云默不作声的吃着饭,楚云觉得事情绝对不可能这么简单。

(注:心意六合拳、形意拳、心意拳同种同源都是一种拳法,只是名称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