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不想背叛的背叛(2 / 2)

可以说崔贞当时是铁血军败亡的最大内鬼,而马良就是那个帮手。在铁血军越来越不对劲的时候,马良终于看出了崔贞的不对劲,可惜当时楚云已经被擒获,莫含出走,马良知道自己犯下了弥天大罪。他也是聪明绝顶之人,一边跟崔贞虚与委蛇,一边带着家人出走,崔贞当时的注意力都在北地郡铁血军主力身上,还真的被他逃走了。

马良躲在代国惶惶不可终日,眼看铁血军覆灭,马良心里满是罪责,后来莫含跟他联系上了,两个人一通信,马良才完全知道了自己在铁血军败亡中担任了什么角色。

后来,马良就在这负罪的自责中生活了十年,后来楚云竟然再次出现,他登高一呼,铁血军竟然再次崛起,马良欣喜的同时心里也担忧了起来。随着莫含的回归,莫含一次次邀请自己,可能是为了赎罪,马良竟然真的回来了。

可能是崔贞的忏悔,当楚云找到崔贞的时候,崔贞把所有罪恶都自己扛了下来,没有说出马良,因此楚云从不知道马良背叛了自己。马良就在这种煎熬里再次成为楚云手下的重臣。

不过回来之后的马良也没有发现任何不对劲,楚云对他很看重,而且马良自己干的也很舒心,一年年过去,马良都忘了自己背叛的事情了,一直到上一次的大战,有人找到了马良。

马良一下子就崩溃了,这些年马良成为国公,大权在握,他不想失去这些权力,但是他有把柄在对方手上,马良也不知道为什么崔贞死了,还有人知道当年的事情。马良想过直接禀告楚云,但是最终还是屈服了,他答应完成对方三个条件,让对方不要来纠缠自己。但是一旦陷进去,对方怎么可能让你再出来?

对方的第一个条件很简单,就是在兵部安插一个人,但是马良知道兵部掌握大军的供给,军粮的调动就能看出大明军行动的方向,但是最终马良还是屈服了。他身为阁老在兵部安插一个人绰绰有余。

后来他再次陷了进去,上一次大明进攻司隶州时候的长安之乱,就是马良一手操纵的。莫含的另一个人格和马良两个人,一个首辅,一个次辅,差一点就把大明的弄崩溃,要不是楚云出其不意,拿下了洛阳,并且突然回来,大明说不准再次崩溃了。

马良很后悔,但是回不了头了,他越来越害怕,但是却强自镇定,催眠一样的麻痹自己,认为楚云发现不了,对方也不会放弃自己,毕竟自己可是大明首辅。但是没想到,最后马良还是落网了。楚云看得出来马良精神已经崩溃了,他痛哭流涕的忏悔自己的罪过,楚云心里也是一片唏嘘,没想到啊,真没想到竟然是马良。

马良还觉得自己是个聪明人,竟然到现在连对方的身份都不知道,就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上,不过楚云从马良的话里倒是得到了不少信息,首先马良猜测跟自己联系的人不是汉人,虽然那些人蒙着脸,但是马良却从口音听出,他们应该是东北那边的鲜卑人,中国地域不同,口音有很大的不同,就算是同样说着汉话。这个时代的汉话就是洛阳话,有些像后世的河南话,当然还有很多不同,想想岳云鹏穿着大明官服,嘴里说着“打死你个龟孙”还是挺有意思的。

这个发现让楚云很大程度上肯定了慕容运这个老小子很可能就是隐藏在暗处的黑手,联系马良的人肯定是幕后黑手的高层人物,起码也是个高级打手,就如同被楚云抓住的那个神石掌控者,那个家伙说起来也是在东北发现的神石,后来才被组织吸纳进去的。

另外楚云也认定了自己的“真实之眼”不是万能的,比如说马良这种自我催眠的高手,楚云就看不出他心里在想什么,楚云本来对自己的真实之眼还是很满意的,现在才知道局限太大。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继续升级,连个普通人的心思都看不出来,何况那些实力强横的武者。

不过马良知道的额太少了,连莫含什么时候中的招都不知道,楚云到了现在还是不能完全的把莫含的嫌疑摘出去,这让楚云心情不好。马良和莫含可是自己老班底仅存的几个人之一了。

“都督,老臣自知罪该万死,但是请陛下看在老臣往日功劳的情分上,给我马家留一下点血脉吧。”马良不断地给楚云磕头,看着快七十的老臣,楚云最终还是没有说一句话就离开了。

“周岩,你去按照马良的话抓人,这些年他安排的人全部都找出来,顺藤摸瓜,把他们一网打尽。另外让刑部以叛国者等罪名尽快给马良等人定罪,马家所有嫡系全部处斩,至于那些女人和旁系就流放吧。”最终楚云还是没有把马家赶尽杀绝。

就在长安城中纷纷议论,大明第一个被处死的国公马良的时候,大明军势如破竹,短短几个月就拿下了东幽州和大半个豫州,赵国豫州刺史张遇投降,大明停下了扩张的步伐,而此时大赵的使者也来到了长安。

石弘愿意割让豫州和幽州,并且送上了十位赵国宗女求和,大明欣然接受,开始退兵。随着大明的退兵,大赵腾出手来击退了大燕国,并且击败大晋桓温大军,桓温六万人只逃回去不到三万人。大燕慕容皝大骂大明不讲义气,并且准备撕毁和大明的盟约,跟大明开战,最终还是被手下大臣劝住了。

开玩笑呢,现在大明手握雍州、司州、秦州、益州、凉州、梁州、豫州、并州、东幽州,西晋当年的十九个州,大明占据了一半,手下兵强马壮,想打谁就打谁你跟我呲牙,我弄死你。而且大燕国也不是一无所获,好歹占据了翼州的中山郡,得到了几十万人口。你自己非要去打翼州,结果失败了,你怪谁?怪你自己不行呗。大晋就苦逼了,派到长安的使者被大明赶了回来,大晋上下简直就是战战兢兢,生怕大明从益州出兵,沿着长江从上往下进攻大晋。以大晋的实力根本无法抗衡。

当然大明现在准备消化得到的地盘,军队也很疲惫,也不会再次发动大战,不过等下一次战争开始,大明的胃口就不是一两个州的问题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