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带兵可是深的孙子兵法三味的,来回近两个月的时间足够侯君集把西域扫荡一遍了
下了停战退兵的命令后,李世民就表露想法想将高昌改为州县建置,也就是直接收归大唐实质性统治了
但反战分子魏徵再次出班极力劝谏道:“陛下刚即位时,文泰夫妇首先来到朝中拜谒,此后逐渐骄傲自大,所以加以诛伐。只问罪文泰一人就可以了,应当安抚高昌百姓,保存其社稷,立他的儿子为可汗,则皇上的威德及于荒远之地,四方民族都会心悦诚服的。如今要是将其地改置州县,那么还要经常有一千多人镇守,几年一换,来来往往死掉十分之三四,置备衣物,远离亲人,十年以后,陇右一带将耗费殆尽。陛下最终还是不能使高昌的粮食布匹供给大唐,正所谓分散有用资财以供奉无用之地,我觉得不可行。”
差不多的话,其实去年李世民决定出兵之前就有大臣反对时说过的,不过是所得对大唐的损失,褚遂良就说了:““王师初发之岁,河西供役之年,飞刍挽粟,十室九空,数郡萧然,五年不复”
意思就是大军开拔西域,陇右西疆靠近玉门西域的这片百姓都要服劳役,还得被征收粮草,一定是十室九空,几个州郡都会萧条下来,五年都恢复不到之前的样子
但事实却是,大唐现在国库粮仓足够充足,根本不需要沿路百姓负担任何粮草,徭役也只是在大军路过只是负担百里协助运输一下罢了,需要时日不过天,在水泥路上行走,天服役的百姓根本没什么感觉
十室九空完全就是文官自己不知地方情况而瞎想琢磨出来的笑话
不务实,喜欢循规蹈矩按着陈年旧历按步照班教条的做事情,想事情,衡量事情是所有文官的通病
世界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却埋在故纸堆里学习钻研上古,近古,前人是怎么处理问题的
就名臣魏征都不例外
他们以为打仗百姓就一定会遭殃,根本不知道还有发战争财这么一说
就算已经有了东突厥,吐谷浑,吐蕃以及南洋等等众多的例子,他们也固执的认为打仗就是不好的,歌舞升平才是好的,对所有人都有利的
但李世民不这么想,李世民已经吃到了打仗带来的战争红利的甜头,不然他也不会暗示侯君集对西域诸国动武了
所以对于魏征的话李世民少见的没有接受,八月,他将高昌所在地改置西州,改欲谷设舍弃掉的可汗浮图城为庭州,并各设所辖县。八月二十一日,在交河城设立安西都护府,留下兵力镇守。
这只是朝中发出的命令,一时间还传不到西域去呢,而这时候的西域已经被侯君集横扫了一圈,汉朝时候所谓西域三十六国的疆域全部被纳入了大唐的版图
再往西打一点就差不多能和大食人,也就是阿拉伯帝国扩张的势力接上了
西域小国的国王全成了阶下囚了,朝廷发来停战退兵的命令才姗姗而来,然后迟了
这种情况还怎么退兵,退兵不是白打了吗?
于是维持现状,赶紧再派人回长安通报请求新的命令下达,好决定后续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