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拒绝了
不少文官嘲笑李元景等亲王不懂礼法,说皇帝刚刚才封禅泰山两年而已,怎么能再次封禅泰山,实在可笑的厉害
但李元景这些亲王也不是草包,学问都很好的,就有人反讽说汉武帝都可以六次封禅泰山,为什么功绩不逊于他的当今陛下不可以
然后亲王宗室就和文官们就皇帝能不能,该不该再次封禅泰山开始了激烈的争吵和辩论
这些争吵没影响到李世民的好心情,还抽时间跑到渭南同州那里狩猎了半个月
文官们发现皇帝越来越不听他们的劝说了,然后皇帝越不听吧,文官们就越想抓住皇帝,不让皇帝和他们背道而驰越离越远,于是他们更加进谏的激烈,频繁
但实际上皇帝并不是越来越不听他们劝说了,而是随着国朝的稳定,文官的权利越来越大,他们自己越来越想要更多的可以掌控或者说左右皇帝的想法,但当皇帝不配合的时候,文官们就有了皇帝不听他们的错觉了
所以,事实上不是皇帝不听他们的了,而是他们得寸进尺想要的更多了
君权臣权争夺,皇帝想要中央集权一言而决,文官们想要臣权压倒君权,最好就是皇帝可以什么都不管,无为而治,全部交给他们文官来处理,那就一切完美了
这种争权必然会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文人从一开始的依附强权到最后想要控制强权,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几乎都是这么走下来的,这也正是儒学的可怕之处
这也是很多朝代皇帝要用外戚,或者说宦官来掌握一定权力的原因,因为满朝文官都是一个鼻孔出气,这时候皇帝这位裁判就没了用处,玩不了平衡了,那就必须的增加一个势力出来,重新让自己拥有裁判的权利,这样皇帝才能是皇帝,不然就是皇命出不了皇宫的傀儡
大唐建国不过二十多年,文官们已经有些压不住自己心中的权力欲望,想要攫取更多更大的权利,这是皇帝不想看到的,也是他要增加军方权柄的原因之一
对高昌动兵,以及允许扩大战争也是有这个因素在的,因为军方存在的意义就是打仗,如果没有仗打,或者大不了胜仗,那军方就不可能有足够的实力平衡文官
时间进入十一月,吵吵了一个月的文官和宗室亲王们还是没辩论出个清楚明白来,文官们因为皇帝在西域问题上对军方的纵容很是不满,坚决是不同意再次封禅泰山,找出各种理由反对
但宗室亲王们理由却也很充分,虽然刚刚封禅两年而已,但大唐国力又上了几个台阶,而且刚刚开疆拓土恢复了汉朝时候的疆域荣光,功绩如此飞跃,理应再次禀报上天知晓才是
这个理由获得了军方的支持,关键是文官们针对军方太明显了,让军方很是不满,于是军方和宗室亲王们联合怼上了文官
十三日,宗室军方一票将军再次上表请求泰山封禅,然后前一个月好不同意的李世民这次却迟疑都没有就直接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