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新国度,新局面(2 / 2)

这次回国后,我也暗中考察了一下。

南京政府,终究心不齐,手段太硬,贪官污吏,不得民心。

反之,延安就不一样了,这里可以说是以名为本。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对各位的信心,比对南京那里多得多。

张兄选择你们,张兄的眼光,我向来佩服。

所以我也选择加入你们的阵营。

张兄加入你们时,战场急需军人,统帅,所以,他成立军事学校。

而如今看来,有了军事学校,我就不多此一举了。

他为当代谋划,我就打算为未来铺垫了。

国家之发展,国富民强之根本,军事,科技等缺一不可。

军事强大,民生凋零,只会怨声载道,不会长久了。

民生充裕,军事弱小,晚清就是榜样。

换而言之,科技的发展,包括民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然也包括军事,可以开发威力巨大的武器。

所以我打算成立科技学院,希望培养出一批批高科技,高素质的人才。

为将来新中国之成立后,民生之发展,军事之强大提前铺垫。

当然了,也不需要各位在经济上支持,各位还是将手中的经济,用在战场上吧。

这些年来,我也多多少少有点积蓄。

不求一做就做大,我会一步步,从小发展起。”

徐长生的话,在当今战事频繁的时代,各位领导也将主要精力放在战场上。

顿时让诸位领导敬佩,高看一眼。

这也是一个为国为民的人。

甚至将来,能够达到甚至超越那位传奇校长的存在。

“哈哈,好,对于这一点,徐兄能够选择在陕北地区成立可以学院,实在是我们的荣幸。

这件事,我就准了,徐兄弟有何要求,可以直言,能够支持,我想在坐的诸位,是绝不会推迟的。”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徐长生先是通过庞大的财力,从国外进口了一批批先进的科研装备。

过去的几百年,甚至西方还处于文化复兴时期,他就游历过,甚至将那些知识书本收藏了一些。

以后的岁月,有空他就会光顾,那些何种秘密构图,书本。他也不缺。

以自己庞大的神识记忆,探查而弄清楚后,科技学院就开始成立。

科技学院,军事学校,一东一西,开始了正常的运作。

有了这两个异数的参与,世界轨迹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华夏的世界轨迹,改变了不少。

至少就提前了将近五年立国。

徐长生早就将什么原子弹,火箭等原历史上的杰出人才,带来了华夏,提前研究。

在徐长生、张真人双重的感应,有了明确努力目标方向下,第一项重大的发明,威震世界的核武器,原子弹发明了,时间提前了十几年,在西方之前。

成立的新国度,一跃成为世界武力值名利前茅的强大国家。

两所学校,更是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两所学校之名,威震世界,教学质量,世界前几。

有了两人的引导,新国度也少了原时空中,探索过程中经历的重重磨难。

悠悠三十年,无论是张真人,还是徐长生,纷纷假死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