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天公无语(上)(2 / 2)

篡清 天使奥斯卡 10046 字 2019-09-24

轰隆一声,玉澜堂内书房的书案倒在了地上。吓得周围低头侍立地太监宫女们一下趴在了地上。

几个帝党大臣,更是头也不敢抬。

才推倒了自己书案的光绪呆呆的站在那里,就听见哭声从伏在前面的帝党大臣文廷式那里响了起来。

“皇上。皇上……都是底下人无能,您要撑住…………”

文廷式是光绪年间有名的状元翰林,也算朝中清流一个得人望的人物。当初帝后两党借着朝鲜徐一凡斗法,帝党失利,让上折子鼓风潮的文状元充军到新疆。磨蹭半年还没收拾完动身。甲午战起。灰溜溜地帝党咸鱼翻身。文大状元一下又得了重用。近几日光绪才力排众议,让文廷式进军机学习行走。帮翁老头子分担一点儿。谁知道才进军机,第一时间得到的,却是辽南败报!

驻锦州府盛京副都统长顺飞电朝廷,田庄台一线辽南大营十七日一战,全线崩溃。丰升阿先退至锦州,宋庆,依克唐阿也依次败退。大群败兵,蜂退至辽西走廊。杂乱不堪,器械全无,毫无约束,更有蜂抢民间财物诸事。虽然还无确保,但败兵风传田庄台惨败已为确事。丰升阿在锦州外扎营,不进城言事,情状若有所待。

据长顺风闻,田庄台一役,丧师数万,败兵全无所恃,现锦州已经闭城准备死守,伏请光绪援救之师!

“败了?败了?”

光绪只是喃喃自语。底下大臣看着他们的圣君这么一副惨切模样儿,都呜咽出声。他们实在想不明白,圣君在上,权一时操于正人之手。调重兵于此,更激将备忠义血性,怎么就会败了?就算丰升阿真如传言那种先跑,宋庆和依克唐阿也有五万人上下,怎么就对付不了二万日本兵?

难道这种危局,就是他们,也根本无力回天?这大清,到底错在什么地方了?

“丰升阿该死!皇上,旨意,将他军前正法!这样还能鼓一下军心士气,事情还有可为!”

既然找不到自个儿的毛病,清流们自然就要找替罪羊了。逃跑的丰升阿正是现成。开口说一句借脑袋用用,也花不了多少口水。

几个大臣纷纷附和,但一个个脸色都不好看。大沽人家说上来就上来。现在辽西敞开了,这京师也是不稳,身家性命计,是不是找个什么由头先溜走?反正咸丰爷都先一溜烟过,大家这个时候溜,也不过是有样学样。

看着文廷式抽咽得动情,几个大臣附和得言不由衷。光绪只觉得浑身冰冷。

他从来就没跳出过老佛爷的手掌心啊…………

辽南战事。是他一手主持,却败成如此,也许转眼之间,老佛爷就要名正言顺的出来收拾局面了罢…………

李鸿章的兵队正从山东抽调过来勤王,在大沽有警之后加强京师守备。这些兵一到。慈禧动起手来更百无禁忌,也许淮军入卫之时,就是他要下诏罪己,恭请老佛爷再度垂帘的日子!

这李鸿章的兵还能回去么?当初是大家定下来地章程,京师要有兵保卫。如果辽南战胜,就算这些兵过来,他地声望也是如日中天。别人下手不得。可是现在辽南失利,这些兵队,却变成了老佛爷的泰山之靠!

光绪一时觉得意兴阑珊,他是操切的性子。权在手的时候鲁莽,情势不对却极容易心灰意冷。当下摆摆手就想回转。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反正他不过也是慈禧捧上来的!

看着光绪转身,文廷式抬头急切的就大喊了一声:“皇上!”

光绪回头,弯着瘦弱的脊背,苦笑道:“还怎么?你们商量着办吧,朕想好好歇一会儿。累得慌…………”

玉澜堂外,突然响起了翁同禾地声音:“天下如此扰攘,皇上怎么能歇得?”

几个人都是一怔,就看见翁同禾大步走了进来。老头子两眼全是血丝,脸上神色阴沉沉的,竟然还有一丝病态地潮红。这些日子以来,翁同禾到光绪这儿,都是一概免通传。光绪瞧见他就觉得高兴,今儿却只是又苦笑了一下:“算了吧,闷得很。朕想喘口气儿…………”

翁同禾一丝不苟的拜下,直起腰起来大声道:“皇上,山东飞电而来,十七日,日军约两万。已经在荣成湾上6。兵锋直指威海卫!”

几个大臣大哗,这又是一个天大的坏消息!京师北面门户。已经被日军踹开,南面门口,日军又探进头来!当初大臣们多少还有点指望,徐一凡还在朝回赶,他那名声在那儿,好歹也收拾过几万鬼子,说不定还能稳住辽南局势。打赢是不指望了,稍微挽回点面子,皇上也好下台,也好求和。现在山东日军又开始上6,就算徐一凡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啊!

这小日本儿真是地,生生把人望绝路逼做什么?

大清,看来这场战事,是败定啦!

光绪却神色动也不动,还是那副惨白,淡淡一笑:“知道了,你们商量着办。”

翁同禾却不客气,一下站起来就要拦住光绪。今儿老头子举止都显得有些浮躁,眼睛瞪得大大的,精光四射,让人不敢逼视。他朝着底下几个大臣一摆手,大家都不知道翁老头子今儿犯了什么痰气儿,觉得和自己不相干地赶紧磕个头退下。只有文廷式文大状元直挺挺地跪在那儿,就当没看见。翁同禾看他那个样子,只是微微点头,也不理会。

“老师,您想怎么着啊…………朕实在累了,乏了。这天下,还是老佛爷收拾吧……”

光绪喃喃自语,躲闪着翁同禾的眼光。而老头子却脸上潮红地色彩越泛越深。到了这个地步,光绪还有退路。他翁同禾却是绝无退路!一天前天下第一大臣的位置还在向他招手,一天后却是惨败地消息传到。其他人老头子不知道,慈禧定然是恨绝他了!

既然退后一步,都不知道死所在哪儿,这个时候,唯有挣扎着死中求生。他镇定的转了一圈,将太监宫女都打了出去,还仔细的看了看,确定周遭无人,才用低而阴冷的声音咬牙道:“皇上,日军在山东上6。赶紧将抽调出来到京师入卫的淮军兵队,再回原防!至于京师空虚,密调徐一凡的禁卫军,潜越辽西,入卫京师!”

一语既出,震得光绪身子都是一抖。跪在那里的文廷式也瞪大了眼睛,几欲晕倒。

帝党一直在对徐一凡示好。潜意识中也将他当作可以依靠的力量。这调徐一凡入卫京师,而不让李鸿章带兵队来北京,背后的潜台词,不问可知!

没想到翁同禾竟然敢疯狂若此!

光绪腿一软,就坐在了身边一把椅子上。文廷式猛地站了起来。低声切齿道:“翁大人,你疯了!”

翁同禾回头,脸上肌肉都抽搐在一起:“难道你要看着圣君幽闭,小人再度当道,才肯甘

“李鸿章调回去也就罢了,毕竟日军上6,回返山东。名正言顺。徐一凡现在在哪里,你怎么能找得到他?这消息来往传递,时间耽搁不说,万一泄密,该当如何是好?”

“我和徐一凡地拜兄谭嗣同早有电报往来,他也是一位心怀忠义之士!这主意,就是他出的!徐一凡动向,这谭嗣同尽知,按照他的推算,最多明日。徐一凡就要进辽阳城了!用谭嗣同密本直辽阳电报局,他是钦差大臣,奉天将军,还怕收不到?圣上吁请他入卫京师,有什么不成?”

“辽西还有大军在,徐一凡怎么越过他们,直入京师?要是那边知道,会不让大军挡着他?”

“辽西一帮败兵,还想挡住徐一凡的万余精锐之师?他间道而动,越过辽西。以他当初五天八百里定汉城的度。比谁都早到京师,到时候,大局就定了!”

“万一消息走漏,皇上就在北京城!你置圣上于何地?这等变起京门,史书斑斑有载。哪个朝代。有好下场了?”“难道你就看着我皇上被幽闭,我等清流被禁锢…………皇上是老佛爷挑出来的。再挑一个,又有何难?同治爷驾崩如此之早,难道无因?”

这句话说得是如此之放肆,若不是翁同禾心境大起大落,对来日恐惧万分地情况下,打死他也说不出来!这一句话也是如此之有力量,震得文廷式腿一软又跪在了地上,震得光绪大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翁同禾凛然的站在那里,冷冷道:“事急矣,非放胆不足以成事!”

玉澜堂内安静了半晌,最后才传出了光绪似哭非哭的声音:“朕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言罢他已经掩面,踉踉跄跄的奔回了自己地内室。巨大地压力,让他那干瘦的身板在这一刻仿佛就要折断一般。

文廷式却抬头看着屋顶,似乎要看穿屋梁一直望到天上。仿佛想从天上找到一个答案。大敌当前,辽南惨败,山东又有惨败的迹象。大清打一仗败一仗,帝后两党,却还如此纠缠不清,文大状元脑子里面转来转去,最后只是一声惨嚎:“想做忠臣,为什么这么难?”

“大人,辽阳就在眼前,最多四个钟点,我们大队就能入城休息!”

溥仰带着马,在一个小土丘下面团团转圈。在他身边,大队大队的步兵、骑兵、炮兵正在滚滚通过。大家都在不做声地行军,苍龙旗帜在队伍前后飘扬舞动。过了摩天岭,就是辽中平原了,人烟渐渐稠密。道左道右,零零星星地全是百姓在呆呆的看着这支虎贲。

溥仰向他回报,徐一凡去立马在高处,只是向着西南面看。

夏风掠过,隐隐就带来一片金戈杀伐地声音。

“来不及了么?”

历史是如此沉重,凭借一个人的力量,难道真的是如此难以撬动?

算了,只要问心无愧就好。这场战事,自己求的也就是问心无愧四个字而已…………不能憋着捣这个煌煌大清的乱,真郁闷得慌。还是那句话,不冲着大清,还冲着祖宗呢。老子这个立志当曹操的人都不给你们捣乱了,就拜托你们自己少捣点儿乱子吧…………

他突然自失的一笑,一打马,健马顿时长嘶着冲下土丘,融入了不可阻挡的禁卫军洪流当中。

“禁卫军,进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