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鼎之轻重 第十六章 两江风雷(九)求月票!!(2 / 2)

篡清 天使奥斯卡 8643 字 2019-09-24

饶是告诫自己要沉住气儿,荣禄还是忍不住在签押房里面站起来搓手:“这个,这个…………来人哪!”

“中丞有什么吩咐?”

“给江宁玉大人那里去电,请他赶紧移驾苏州,什么事情,咱们哥俩商量着办。蒋学台那里,也去电,让他联络士绅,读书种子,准备揭帖,罢市!徐一凡今儿摧折两江官场,明天就要摧折两江士林,轻慢不得!我荣禄在这里拍胸脯,徐一凡奈何不了他们!同时电告江宁官场,有一位算一位,我荣禄这儿,对大家扫榻以待!革了差使地,我有补贴,受了委屈的,我帮他们打官司…………他们也要尽点儿心力,不能白吃饭。写信给他们当官儿所在各地士绅,宣扬徐一凡要拿他们开刀,要他们捐一半家产养兵!说不得也要小人一把了,乱吧,越乱越好,反正朝廷也不打算要这个两江了!”

说到兴起处,荣禄养气功夫不见了踪影,在那里手舞足蹈,面目狰狞。那个承他吩咐办事地家人倒是在扳着手指头一件件的默记。过了好大一会儿,荣禄才平静下来。又想起一件事情,大胜问道:“陈军门到哪里了?”

那家人在心里翻个白眼,前一次问还一个钟点不到,现在又问,但是还得恭恭敬敬地回答:“陈军门他们昼夜兼程,上次来电已经在扬州府上船了,陈军们带着亲兵两营,准在后日抵达苏州…………”

“好好好!告诉陈军门,我在盘门外郊迎他三十里!快去。快去。电!”

陈凤楼现在在船上,接的哪门子电报!瞧见大人激动得有点傻了,那家人也只好含糊答应退下。荣禄犹自平静不下来,在签押房里面走来走去。

“徐一凡,这是你给荣老子的机会!朝廷啊朝廷,可千万别错过荣某人苦心孤诣争来的喘息机会了!”

比起荣禄地激动,现在稳坐两江督署之内地徐一凡倒是神色轻松。和楚万里在那里扳着手指头算军事上面的事情。

禁卫军三镇兵力,第一不够,第二需要整顿。扩军要钱。现在看来还不缺乏。真正接手两江之后,更有稳定财源供应。整顿部队就要军官,这就要赶紧开始新的一期军官养成了。徐一凡不想接收更多南洋子弟,南洋势力。已经足够大。他想的就是将南洋子弟出身的军官团限制在第一镇之内,其他各镇,培养本土军官。这既保持了第一镇队伍的纯洁忠心,其他各镇也隐隐有牵制之力。到了他这个位置。这点人事安排的小心机,真是随手就安排了。他手下到了一定位置,自然也看得出来,不过也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徐一凡是要问鼎之轻重的人物,对手下团体做出合理安排,那是再正常不过。要是他什么都不考虑,想到哪里展到哪里,这些跟着他地人物。才要真正担心呢!

俩人正在那里算培养多少军官。才够扩大队伍整顿力量所需,又要多少经费。经费来源哪些是要先贴本。哪些是后续可以依托两江源源供应。禁卫军是徐一凡事业根本,比起这个来。抓几百个官儿,在徐一凡心目中的地位,不过毫芥。

荣禄怎么想,会怎么应对,徐一凡懒得多想,就让那老小子照着剧本跳舞吧。就连北京那个中枢朝廷,其实徐一凡都没将其当作真正对手。他的对手,从来都只是这个时代潮流而已!如何顺应它,甚至逆反它!

正和楚万里算得热闹的时候儿,就听见脚步声响,张佩纶施施然地走了出来,拍拍巴掌:“谈崩了。”

“崩了?那俩小子也真不识趣儿,我以为派你幼樵过去,他们总能念三分旧呢!”徐一凡笑吟吟的道,浑不在意。

“中堂下台,淮系树倒猢狲散,世人多凉薄,又岂多贾益谦一个!不仅如此,贾益谦还指着在下鼻子痛骂,说要到合肥中堂那里告我,告我这个小人!”

张佩纶自顾自的坐下来苦笑,贾益谦和刘长寿两人,算是受到点优待。徐一凡派了张佩纶过去,让这俩人放明白点。要不学白斯文,和徐一凡合作到底,徐一凡总能还他们一个好结果。要不就请二位离开,要去苏州随便,今后如何,徐一凡就不打包票了。

能拉了江苏藩台和臬台过来,总算声势能大一点。徐一凡也没料到昨夜搜捕,居然抓了这两个省级领导。贾益谦是淮系嫡脉,徐一凡麾下盛宣怀张佩纶等人总念一点香火情,想让徐一凡给他个机会,至于刘长寿,是不折不扣的翰林出身,徐一凡这次扯着地大旗,也用得上这个翰林,干脆一块儿劝劝,看这俩人聪不聪明。

没成想,这一谈,可就崩了。

看来是老子力量展示得还不够啊…………还不足以让这些家伙心旌摇动,认清这潮流所向!

徐一凡缓缓站了起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们便了。我无所谓…………瞧,天快下雨了。”

从督署公堂向外望去,天边冬日乌云层层叠叠堆积翻涌,空气中已经飘动着雨星,一场冬季少见的大雨,就在眼前!

公堂当中,几人默然或坐或站,带着一点敬天畏地凛惕之心,看着天象变化。过不了多时,雨淅淅沥沥洒落,越来越大。公堂滴水檐下,一串串雨水滑落如珠,将天地中一切,都笼罩在一片苍茫当中。极目四顾。江宁城被笼罩在一片晦暗当中。钟山石头,南朝烟雨,尽数被这雨雾笼罩。

徐一凡缓缓的走到檐前,门外两名禁卫军卫兵,仍然持枪站得笔直,雨滴顺着大檐帽向下滑落,打湿了他们年轻的面庞。雨雾当中,一人飞快跑来,溅起满地水花。仔细一看,却是溥仰。他抱着两件雨衣,自己却淋得透湿,看着徐一凡负手站在阶前。一怔立定行礼。徐一凡笑着摆摆手,溥仰就赶紧将两件雨衣递给了卫兵,亲手给他们套上。卫兵和溥仰互相行礼,接着就看见溥仰同样年轻的身影转身大步消失在雨中。

楚万里。张佩纶也跟了出来,静静地站在徐一凡背后。

“嗨,这小子…………”终于还是楚万里憋不住,似笑非笑地随口说了一句。徐一凡摆手示意他不要望下说了,淡淡道:“潮流所向,挡不住的,这不是个人地事儿……陈凤楼到哪儿了?”

楚万里抿着嘴歪歪脑袋回想一下:“两天后到苏州吧…………”

“成,我让荣禄再得意三天。十一月二十五。我去苏州!老子没那么多时间耽误了!风雨如晦,却总要有雷霆霹雳。撕开这无边晦暗!”

“幼樵,给那个朝廷地奏折。用通电的方式明了吧。”

说完这句,徐一凡掉头就进了公堂之内,张佩纶和楚万里站在那儿,对视一笑。这哪里是奏折啊,这是檄文!是宣布天下鼎革变化在即地檄文!

光绪二十年十一月二十一,天下瞩目的新任江督徐一凡,以通电行事将他到任两江第一份奏折明。大清二百多年,从未曾有此等督抚如此高调行事。奏折通电天下,和明旨意有什么区别?

奏折上说明了徐一凡在二十日扫荡两江官场地事情,一夜之间,风月场所,竟抓住了三百八十九堂官儿!其中正途八十余人,徐一凡已经让他们回去闭门思过,十日后复职。其余三百余人,全是捐班,徐一凡一笔将他们全数参了!而且不等朝廷旨意,就已经尽数革职!

奏折中细数捐班当中品流之滥,甚至还有一个,是劫了库银,捐的同知衔,在扬州这种富庶之地当差!捐班已经将仕途败坏无遗,塞了君子上进之途。徐一凡请自今日始,两江之地,誓不用一个捐纳之流!

在奏折中,徐一凡还喊出了刷新政治,请自两江始地口号。请朝廷给予两江选官之权,施政之法,也请由两江自专。数年之后,可见两江成效,不效则斩徐一凡以谢天下,效则让天下从两江所开风气之先!时值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徐一凡朝鲜东北苦战,仅能挽天下气运之不绝如缕,若不再加以变法革新,则亡国灭种之祸,就在当前!

朝廷既拔攥谭嗣同等清流入朝,除康有为幸进小人,不可大用之外,其余各员,俱是班班大才,朝廷亦有变法革新之心。中枢变法,朝廷自操,地方变法,两江愿为天下先!

天下要变,已经是大清智识阶层有心人当中的共识。甲午战事进行得如此一波三折,差点以惨败收场,更是加强了人们心中这个念头。在朝廷扭扭捏捏,又想做点样子又一时不好说出口,地方各种势力交相观望的时候。终于有人敲开了这铁屋子一角,正大光明的出了这样地呼声!

这不是书生狂言,而是手握数万大清第一强军,朝廷忌惮却一时只能对他干瞪眼之末世强人出的呼声,这对许多人而言,就是让眼前一亮,让他们似乎看见了潮流所向,气运在朝哪里悄悄变革,也让他们看到了,到底是谁,是一直站在这个潮流的最前头!

从两江出的风雷,即将振荡天下!

坚持战斗,也请大家月票支持!

总榜第十三名,这个数字也太不吉利了…………请大家伙儿帮忙朝前挪挪…………奥斯卡在这里拜谢咯…………